首頁>社會>

先講一個某餐飲店老闆自述實體店倒閉的經過:這個店是做海南椰子雞和窖雞,每天一百多單能賣一百多隻雞,均價50以上。每個月給外賣平臺的扣點推廣費6-7萬,加上房租人工水電費用總共3萬元的開支,總成本差不多10萬一個月,這個店最後倒閉了。這個老闆義憤填膺的說:全國14億人的吃喝用全部流入十幾個平臺,導致實體店一片片倒閉,最後還盯著農貿市場小攤小販的那幾梱菜,以後街上沒人了只剩外賣小哥了。那麼這個老闆說的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例

一、傳統實體店的經營模式和思維方式太落後了

1、如果這個老闆說的都是真的,每個月毛收入可以達到15萬元,開支10萬多,還有5萬多毛利,怎麼會倒閉呢?那隻能有一個原因,食物質量太差了沒有回頭客,以為靠外賣平臺引流就能躺賺了,結果最後被消費者拋棄了。無論實體店還是電商,物美價廉的產品都是基礎,只想著靠營銷廣告燒錢忽悠消費者,這生意都一定不會長久的。

2、有的人說即使產品好,每月扣點加推廣費也都要7萬多,錢都被外賣平臺賺走了。其實實體店老闆們的思維太落後了,你做個外賣單或者包裝把你的二維碼放上,用外賣平臺引流吸粉、養粉、用粉,然後自己建個群,天天拍個小影片在群裡把你的生產過程和促銷優惠做推廣,客戶幫助推薦有提成,最後自己找個人做配送,這個錢幹嘛非要讓平臺賺?

二、實體店的成本和風險太高了

實體店倒閉,就是倒閉在高成本高風險上了,年年上漲的房租和人工費用,廠家壓貨佔款和貨到地頭死的運營模式,再加上網際網路帶來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讓實體店經營越來越難,那麼實體店的出路在哪裡?

1、不能創造價值、只會賺差價的二道販子類的實體店必將被淘汰。實體店分服務性實體店和二道販子類實體店,大街上倒閉的大多是二道販子類實體店,那為什麼這樣的實體店會倒閉了?因為網際網路時代產品價格透明,產品在網際網路電商平臺隨手而得,靠壟斷產品賺差價和資訊不對稱坑蒙拐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2、實體店的出路在於技術和服務,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給給消費者選擇你的理由。產品是實體店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的工具,錢是你解決問題後的回報。如果沒有技術服務做支撐,還只是提供標準化產品,消費者哪裡都能買得到,憑什麼選擇你呢?就憑你價格高會花言巧語忽悠人嗎?

3、價格,價格是決定市場最主要的因素,消費者是決定市場最重要的力量。誰不能幫消費者解決問題,只是想賺消費者的錢,誰最後一定會被消費者解決掉,怎麼哀嚎罵馬雲都沒有用!無論雞叫不叫,天都是要亮的!

三、殺了富就能救得了貧嗎?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

難道把馬雲打倒了,把電商平臺都關閉了,就能救得了實體店嗎?不可能的!今天的消費者已經覺醒了,網際網路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實體店還想著回到過去10元進貨,然後靠廣告營銷和花言巧語忽悠著100元賣給消費者,自己舒舒服服的做中間商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沒有了馬雲,也會有張雲李雲來做這件事的,因為科技帶來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住的。如果實體店還不思進取,幻想著靠政策靠壟斷,回到過去10元錢進貨100元賣掉的好日子,純屬妄想。能救實體店的只有實體店自己,如果實體店不是想著怎麼把自己的產品做好為消費者解決更多的問題,怎麼為消費者創造更大的價值,而是隻想著怎麼把競爭對手搞垮,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10元商品賣到100元了嗎?這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老闆這樣的實體店,其實有沒有電商,在今天都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

5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過洋節的是商家還是普通老百姓?是營銷手段還是被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