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又到了平安夜聖誕節,逛了一下午街只看到一家店門口放著一棵聖誕樹,另外一家是水果店裡面有一小塊專門賣包裝好應景的蘋果,用個漂亮的小紙盒裝一個蘋果10塊錢。

這兩年每逢平安夜聖誕節終於沒有那種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身處國外的恍惚感了。想想前些年每當平安夜市中心還得出警力來疏散人流車流,那樣的場景就跟春運似的大家去那邊玩很可能被堵在半路上。

大街小巷過聖誕節的氛圍也很濃,大到大型商場,小到一個小吃店全都在門上或者玻璃上貼上聖誕老人的圖案,你能聽到音樂的地方全部是聖誕歌《玲兒響叮噹》!

你不論是去超市購物還是去鴨脖店買鴨脖,甚至路邊賣臭豆腐的攤老闆,都能看到營業員基本上都戴一頂聖誕老人的帽子,在這樣的氛圍下哪怕你就是一個剛從大山裡面出來不知今夕是何夕的人估計也會在短時間裡迅速的瞭解這個洋節。

要說我們普通人真願意去過這些洋節嗎?那還真的是不見得。又不是春節過年、端午節、中秋節這些刻在我們國人骨子裡面的節日。要說我們好奇外國人的節日嗎?那更不見得了,又不是三四十年前交通訊息不發達,那時候洋節還在是大家好奇和有憧憬想象的東西。

在我看來洋節日前幾年能在國內那麼廣為流傳受人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商家的引導。

節日營銷一直都廣受各大商家的追捧,沒有節日都能造出節日來促進消費,比如雙十一的購物狂歡節。想想最開始十一月十一號只是普通的一天,跟著有人說這是光棍節,沒過幾年光棍節就變成了購物狂歡節,成為一個剁手節。

沒節都能造節何況還真的有節日呢。前些年洋文化輸入中國還是比較迅速和廣泛的。商家藉著這股熱潮營造了節日的氛圍,舉辦各種促銷手段,給了消費者一個消費的理由。

商家告訴你聖誕節了,我們也歡慶聖誕全場商品打八折。或者平安夜凡是來我們酒吧消費都送酒水………

有的大型商場為了在平安夜當晚吸引人流量還會請明星歌星當天來表演。我的天,那真的是會導致那個商場附近所有道路堵成粥。

這兩年因為各種原因商家終於把普通的12月24號、25號歸還給大家了。沒有大街小巷那種節日氛圍的植入,這些節日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那只是網路上的資訊罷了。我們考慮的並不在是今晚過平安夜要不要去哪裡吃頓飯參與一下這個節日,而是過幾天就是元旦了,放幾天假,要不要來個短期說走就走的旅行。

網上總有人在評價那幾年大家過聖誕節是因為崇洋媚外,但是我覺得真的不是。我們普通老百姓要忙的事情多著呢,如果不是消費潮的引領外國人的節日對我們來說真的只是聽聽,增加點常識罷了。

6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靜音車廂”上線,高鐵吵鬧或更嚴重,“安靜人群”憑啥讓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