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以靜下心來,回頭想一想那個春節了。
2020年的春節,對國人來說有點特別。由於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那段日子幾乎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是在居家、彷徨和焦慮中度過的。對普通市民而言,居家不添亂,就是為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我們的國家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暴發疫情時,精準施策,科學防控,舉國上下,全民聯動,在較短的時間裡取得了新冠疫情有效防控的根本性勝利,國人欣慰,世界注目。災難,阻擋不了春天前行的腳步。
去年臘月三十的早晨,我還在睡懶覺,電話鈴聲響起,單位通知所有醫務人員取消年休假,一律到崗到位,參加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面對武漢嚴峻的疫情發展勢態,我們甘肅早先一步,將新冠疫情級別一下子提升到了一級響應。我所在城市頓然間空氣凝重起來,街區空蕩,車輛行人變得稀少,偶爾過路的行人也是口罩遮臉面,步履匆匆。年的味道,彷彿一下子消減了一大半。
早晨開完會後,我們就已經進入了防疫備戰狀態。親歷了2003年的非典一線,說實話,疫情發生以來我心態一直是不錯的,沒有一點的緊張與恐懼,只是按照傳染病要求做好防護就是了。疫情期間杜絕謠言很重要,謠言能禍亂人心,左右人的情緒,讓人喪失正確的認知能力。那段時間,我清理了手機記憶體,刪除了一些無聊的微信群和個別沒有一點真假資訊辨識能力的人,輕裝上陣,免得干擾自己,影響自己的情緒。在真假難辯的海量資訊面前,以靜制動,不盲目跟風,以時間換空間,就能有效過濾許多無用的資訊,減少焦慮,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年三十下午,天氣突然變冷,陰沉沉的,寒風中飄著細碎的雪沫,吹打得人臉生疼。本打算年初二回老家看望父親的,此接到取消春節休假的電話後就打消了這種想法。六點下班後,不知怎的,感覺我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我獨自來到耤河風情線想透透氣,一路走走停停,曲曲折折的行道上幾乎沒有碰到一個人,很冷清的樣子。心想,都年三十了,闔家團圓的時刻哪裡有人來這裡。驀然,一種失落孤寂之感襲來。此刻,我想到了家人,妻子、兒子和遠在老家年邁的父親,此刻他們又在幹什麼呢?肯定是在等著我,替我擔心著,他們的年味是不是也變得寡淡無味了呢!我得給父親打個電話,告訴他這個春節我不能回家了,告訴家裡人注意防護,保重身體。電話是小弟接的,簡短的問候和交待後,我心裡踏實了許多,心境也好了很多。
初一初二,照舊堅守工作崗位,除了每天的疫情監測等工作外,其餘和往常一樣,按部就班。疫情加春節,幾乎沒有病人。只是心累,春節的氛圍,與我來說已經毫無感覺了。
初三吃過晚飯,我站立窗前,渾渾噩噩的,就那樣傻傻地站著,心不在焉地看著。忽然,我的手機響了,是父親的電話,我很詫異,老實呆板的父親從來曉不得給我電話,既便是我打過去的,父親也是就那麼幾句老掉牙的囑咐。電話那頭父親問我上班情況,問了愛人和孩子的情況,雖然是再平常不過的幾句叮囑,但在這個特殊時期足以讓我心境如陽般的溫暖。掛掉電話,我的心情好了很好,似乎也平靜了很多。老實巴交的老父親,我感謝你!感謝您對兒女們的牽掛。
客觀地說,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是很焦燥的。焦燥的是每天都是讓人避之不及的真假難辨的海量資訊,焦燥的是每天只增不減的疫情發病人數,焦燥的是似曾相識卻又生疏難辨的一張張面孔,焦燥的是當時一次次提筆卻又思維凝滯不得不放下的無奈……
都說情緒,是會傳染的。記得那段時間,我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很懶,什麼事都不想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下班回來就想倒頭睡覺。面對這種情況,我都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病。說起這些,我得感謝妻子的通情與達理,大度和包容。每頓飯妻子都是費著心思變化著花樣,每次回到家總有一口現成可口的飯菜吃。那段時間,好多人宅家一月都胖了,幾乎達到了必須瘦身的標準,可妻子明顯是瘦了,一稱體重少了好幾斤,真心感謝妻子和家人的支援。親情,是我前行的動力。
有訊息稱,某地某小區將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當作瘟疫似的避讓,限制自由,更有甚者撕扯打鬧不讓其進出單元門。說真的,這種做法真讓人心寒,相信這畢竟是個別現象。還好,春節期間所在小區沒有過多地限制我的出進,也沒有將我當作異端。每天,整個小區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按時進出,大概都是和我一樣的“上班族”吧。疫情,是一場災難,也是一節德行兼修的課堂,讓我們見證了人性的冷暖,學到了很多,也感知了很多。
2020,即將過去。過去的還有這場讓世人心有餘悸的新冠疫情。2021,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山河洗淨崎嶇路,日月重開彩瑞天”,祈願華夏恆泰,人民安康!
作者簡介:張建平,筆名:分水嶺,甘肅天水人,醫務工作者,喜歡用靈動的文字分享生活的點滴。偶有小文見於報刊及網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