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扶92歲老人被訛#
近日發生的一件“好心人扶老人反被訛的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在江西九江,一位92歲獨自在路邊行走的老人突然摔倒,這時開車路過的義工下車將老人扶起後,並將老人交給趕來的家屬後離開;
沒想到事後義工卻被老人家屬訛詐並被迫進了派出所,老人兒子報警說她開車撞人逃逸。幸好當事人找到了附近的一處監控,並調取了影片才還原了真相。
據當事人自己介紹稱,當時她們是開車去剪頭髮,在路上看到對向的一位老人暈倒了,就立馬停下車來將暈倒的老人扶起。隨後老人的家屬也趕了過來,當事人將事發時的情況告訴了老人家屬後便離開。
沒想到回來的路上,卻被公安告知自己開車撞人後逃逸,老人的兒子辯解稱:“父親都90多歲了,腦子糊塗著呢?”
當時明明是做好事,卻反被訛詐撞人逃逸,如果不是附近居民裝了監控,那麼義工就很難證明自己的清白了。
看了監控以後就連當事的民警都說:“這家屬應該向當事人道歉,不能讓做好事的人寒了心!
除了對當事人而言,這件事對整個社會的負面影響太大了。如果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就去冤枉一個做好事的人,那麼以後誰還敢再去做好事?
如果沒有鄰居的監控,那麼很可能這件助人為樂的事就變成了肇事逃逸。那麼好心的義工不光光將被吊銷駕照,而且甚至還會面臨大額的罰款和賠償。
很多人說老人家屬光是賠禮道歉是不夠的,除了耽誤了好心人的時間和精力要補償外,而且必須對這種訛詐的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必須給隨意訛詐的人敲響警鐘,要麼罰款,要麼嚴懲,否則不足以扼殺這種歪風邪氣。
記得在幾年前,有一個老人在馬路上摔倒了,一個好心的小夥子就上前扶起了老人,沒想到卻被老人跟家屬要求索賠10多萬。小夥子因為窮,沒錢賠,但又想證明自己的清白,就跳河自殺了。
後來老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突然轉變說法,承認自己不是小夥子撞到的,是自己摔倒的,還在採訪中說小夥子死的太可惜了。
事後老人出院了,而扶他的小夥子卻永久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所以這就是訛詐者沒有受到該有的嚴懲,而給我們的教訓。
其實“老人扶不扶”這個話題最開始來自十年前的南京彭宇案,還記得這個案子的人應該瞭解,當時26歲的好心小夥彭宇將64歲在公交站牌摔倒的老人送到醫院,卻被老人家屬索賠13多萬元的賠償,而事實彭宇與老人並未相撞。這件事被當成了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做好事被冤枉,這事讓很多年輕人都不“敢”再做好事。
他看老人好久沒起來,就想上前去扶起老人,可這時有位阿姨突然拉住對他說:你先用手機給他錄個影片,讓他自己承認是他自己摔倒的你再扶他起來,要不然容易被賴上。讀者照做了,後來被扶起來的老人也自己走了。
這事也給我們深深地上了一課,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上,人倒了好扶,可是人心倒了卻難扶。現在是和諧的法治社會,我們應該繼續發揚這種做好事的傳統美德,決不能再讓好心者心涼。
尤其是對於那些訛詐的,失去道德底線的人,應該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一定的代價,就像92歲老人的家屬,光靠一句道歉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必須嚴懲訛詐者,才能扼殺這種歪風邪氣,才能最終促進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