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事件回顧

12月15日,輿論逐漸反轉。女孩父親迴應網友質疑稱沒有重男輕女,孩子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即使賣房也要繼續治療。村委會工作人員和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科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家不存在重男輕女的情況。據蕭山疾控的《簡報》稱,11月6日女孩開始出現症狀,16日開始出現瞳孔散大,目前已處於腦死亡狀態。

12月17日,女孩父親接受採訪首次迴應女兒未打疫苗一事,解釋是因此前不知曉女兒被狗指甲抓過,而直到9月份兒子被狗抓傷帶兒子打針時,女兒才說起此事。由於事發時女兒手部沒出血,加上過去兩個月來無異常症狀發生所以大意了。女孩父親稱女兒活到現在已是奇蹟,一家不會放棄救治。

不斷反轉的公共輿論與事實真相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這場事件中我們最應該關注的焦點是什麼?媒體在輿論發酵與反轉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對於此類事件我們應該反思些什麼?

輿論反轉與後真相

當前,輿論反轉事件頻發,在牽動人們注意力的同時也滋生了一波波謠言,使原本帶有悲劇色彩的事件演變成一場場網路狂歡。

以下是2020年部分輿論反轉事件

1月31日 | “雙黃連”事件

4月9日 | 鮑某明事件

5月25日 | 弗洛伊德事件

5月30日 | 女教師體罰學生至吐血

6月22日 | 荀晶被冒名頂替事件

6月30日 | 騰訊老乾媽事件

7月6日 | 杭州來女士失蹤案

7月17日 | 名校貧困大學生偷外賣被抓事件

8月31日 | 羅冠軍事件

9月7日 | 信小呆“1元轉讓錦鯉”事件

10月5日 | 肖戰粉絲川美事件

10月23日 | 板藍根事件

這些突發事件的資訊傳播路徑往往呈現為“眾人圍觀—不斷質疑—謠言四起—接近真相—客觀評價”的U字形輿論反轉。

眾聲喧譁中,不客觀、非理性的網路聲音肆意表達和傳播,為謠言產生提供滋生的土壤,二者互為促進,導致輿論偏離真相越來越遠。

莫讓流量模糊焦點

這件事情有幾個議題值得關注:

01

狂犬病相關知識宣傳普及問題

患病女孩被狗舔過指甲縫後沒有放在心上,父母因女兒兩個月來無異常症狀,按照“十日觀察法”發現狗無異常,便也沒有放在心上。問題是,姐弟倆是否是被同一只狗舔/傷到?愛狗人士對於第一條狗不是狂犬病的判斷是否準確?女兒是否還接觸過其他動物?這些現在都不得而知。

悲劇已然造成,除了祈禱生命奇蹟的發生,我們還要重視起相關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多見於犬、狼、貓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其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嚥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

2019年WHO網站更新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有150多個國家存在狂犬病,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數可達5.9萬,主要發生在亞洲和非洲。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釋出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2019年我國狂犬病的發病數為290例,死亡數是276例。狂犬病一旦發病幾乎100%死亡,且至今沒有任何可以治癒狂犬病的藥物,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在未發病前接種疫苗預防。

對此,一方面,國家及媒體要加強對此類知識的系統宣傳,另一方面,家長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普及此類知識。尤其是有寵物的家庭,除了及時給寵物接種疫苗,還要跟孩子講解狂犬病防護知識,讓孩子知道怎麼避免被貓狗抓傷,一旦被抓傷或被寵物舔了自己的傷口,不論程度輕重都一定要告訴父母。比較小的孩子,家人在給其洗澡時要注意檢查一下是否有皮外傷。

02

流浪動物收治與疫苗接種問題

患病女孩一家對於第一隻收養的流浪狗和第二隻領養的剛出生的小狗,在愛狗人士分析判斷不是狂犬病後,就將其放走了。這種對於寵物較為隨意的收養與棄養態度,極易引發其他隱患。

對於此類動物傳染病,首先該做的是控制傳染源,如給家養動物注射疫苗,而不是一味“恐狂”,或將矛頭對準無辜的流浪動物。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的《聚焦犬隻——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解決方案》明確表示:“將消除狂犬病的全球戰略轉向犬隻免疫和科學管理,不僅更具成本效益,還將更加有效。”

我國隨著城市家庭飼養寵物越來越多,伴隨而來的流浪犬問題與日俱增,流浪犬傷人或擾民汙染環境等事件屢見不鮮,已成為城市管理面臨的一個難題。

流浪動物在城市中基本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對於流浪動物的收容、管理和處置途徑十分有限,現有民間收容站並不能滿足流浪動物收容管理需求。因此,有必要儘快出臺相關規定,設定專門管理機構,配備專業人員,落實專項經費,常態化開展流浪犬清理整治工作,對城區和城鄉接合部流浪犬、無主犬實行集中捕捉,進行疫苗注射和登記造冊,統一收容管理。

目前,由於貧窮或預防觀念的缺乏,我國家養動物疫苗接種率只有10%到40%,而接種率70%以上才能阻斷狂犬病的動物間傳播。

近年來,為了鼓勵養狗人積極主動為狗接種狂犬疫苗,各地衛生防疫站都透過免費注射或財政補貼等形式為養狗者減免犬用狂犬疫苗接種費用。儘管有此類利好政策,但是相關部門甚少宣傳,許多養狗家庭都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優惠。

這件事也給愛狗人士提了個醒。僅僅靠部門整治不能解決流浪犬的所有問題,最關鍵的還是需要養犬人士加強責任心和愛心,養寵物就要負責到底,不能隨便遺棄。同時也希望有愛心人士能夠按照規定流程領養流浪貓犬,科學餵養,給它們一個溫暖的新家。

03

媒介環境與媒介素養問題

全媒體時代, 無論是媒體還是公眾都需要強化媒介素養,營造清朗的媒介環境。

《瀟湘晨報》微博簡報中對於姐弟二人情況的對比介紹,極易誤導讀者,使得一些人可能還未了解清楚具體情況,就將該事件扣上“重男輕女”的帽子,急於表達自己的激憤之情。

杭州市蕭山區疾控中心簡報洩露了患病女孩及其家屬的私人資訊,而部分媒體有指向性的言辭,容易引導輿論風向,使當事人及其家人因網路暴力和隱私洩露而深受輿論壓力,影響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患病女孩的父親姜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迴應,女兒沒說自己被咬,說的是被舔了一下指甲縫邊上的倒刺,被狗爪子稍微碰了一下,沒有出血。但許多媒體受簡報內容影響,在標題中預設使用“咬”傷,未查證事實。

良性的網路輿論生態,應該是媒體專業化報道與網民個性化表達相輔相成。而在當下輿論反轉這一網路“新常態”下,傳統媒體應該思考如何堅守權威角色,強化專業性和責任感,面對容易躁動的網路情緒,秉持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專業素養,真正擔負起正確引領社會輿論的責任,營造良好的網路輿論生態。

參考文獻:【1】澎湃新聞:女孩未注射狂犬疫苗腦死亡,多方迴應“重男輕女”,2020-12-25.【2】央視新聞:關於狂犬病的這些真相,你或許還未了解……,2020-09-28.【3】張永.“輿論反轉劇”頻現引發的思考[J].新聞愛好者,2015(11):50-52.【4】季婧文.輿情反轉,媒介生態的一把“雙刃劍”——以小鳳雅事件網路傳播為例[J].新聞前哨,2019(03):74-75.【5】崔逾瑜,匡志達.“輿論反轉”背後的反思[J].新聞前哨,2015(10):16-18.【6】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2020-4-20.【7】知乎日報:病死率 100% 的狂犬病,其實早就有 100% 避免的辦法,2020-12-27.圖片來源:見圖源,部分來自於微博截圖

6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小夥被女友父親殺害焚屍,女友母親冒充死者發簡訊寄禮物 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