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高鐵已經是我們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出行本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是在列車上,熊孩子的吵鬧,手機公放音樂,電話影片會議······讓許多人在列車上很無奈。儘管大多數“聲音”製造者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為了營造更加舒適的出行環境,12月24日,“靜音車廂”在京滬高鐵首先推出。“靜音車廂”試執行,到底有多靜?乘客又要如何選擇購票呢?

G2次“復興號”列車從上海虹橋出發,駛向北京南站。在“靜音車廂裡”,車廂內基本滿座,車廂兩端及門玻璃上張貼著“靜音車廂”的標識,每個座位網兜後面還擺放了“服務提示卡”,提示卡上寫著靜音車廂的相關注意事項:請在“靜音車廂”內保持安靜;請使用各類電子裝置時佩戴耳機或關閉音源外放功能;請將手機調至靜音或震動狀態;請在接打電話或相互交談時離開“靜音車廂”;請攜兒童出行的旅客照看好您的孩子,避免喧譁。

鐵路12306手機APP在“靜音車廂”席位選擇時有一則溫馨提示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建議攜嬰幼兒乘車的旅客選購‘靜音車廂’”關於兒童能不能進入高鐵“靜音車廂”,有網友認為兒童吵鬧不可控,最好規定兒童不能進入車廂,才能讓“靜音車廂”真正靜音。

也有網友表示應對兒童給予更多包容。目前對於兒童在“靜音車廂”的處理,對於吵鬧的小朋友,乘務員首先會對吵鬧兒童勸說安撫,如果兒童吵鬧聲太大也沒辦法解決,會建議家長帶小朋友調換到其他車廂。

其實所謂“靜音車廂並不是無聲車廂”,只是維持一個相對安靜的車廂環境,個別的小聲交談,在不影響其他旅客的情況下是允許的。高鐵設立“靜音車廂”,其實是為旅客提供一種差異化服務,最終目的在於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但“靜音車廂”並不是強制執行的一種制度,是需要旅客自我約束和高鐵部門共同去努力的。售票時乘客既然選擇了“靜音車廂”相信大多數旅客能做到自覺“靜音”的。

若“靜音車廂”中出現製造噪音的旅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畢竟這只是個約束,不能強制。這些可能都是“靜音車廂”運營後可能出現的問題。“靜音車廂”的服務理念肯定是值得推廣的,但最終實施效果如何,我們尚不可知。有了“靜音車廂”也不意味著其他車廂就能肆無忌憚地製造噪音了。公共場合環境提升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守護的。只有全民素質提高了。“靜音”才能真正的實現。

對於“靜音車廂”你怎麼看?

10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觸目驚心!他被騙進黑工廠,斷了三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