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戒網癮學校”這個詞重回公眾視野。
在B站,up主 @溫柔JUNZ 釋出了一條資料詳實的影片,揭露了一個埋藏在隱秘角落的可怕真相:
直到現在,全國各地依然有無數戒網癮學校,他們假冒警察,將孩子強行帶走,而孩子的家長知情且默許。
儘管這些戒網癮學校遍佈全國各地,但套路卻出奇地相似:學校派人假冒警察,說孩子涉嫌“網路犯罪”,有的甚至會用到手銬。
就在今年12月,在山東,一名已經成年、曾經獲得多項科技大賽獎項的山東男孩張小乾(化名),因為在性別認知問題上和家長髮生分歧,隨後被家長聯絡的戒網癮學校強行帶走,至今失聯。
在被戒網癮學校帶走前,張小乾和父母就已經鬧得很僵。
他甚至已經預感到有事發生,曾交給好友一份報警委託書,以防萬一。在被帶走之後,也偷偷在Q群發訊息求助。
然而,儘管朋友們已經報了警,警察也調查過情況,但在張小乾父母的有心庇護之下,警方將事件定性為家庭糾紛,不予立案。
和張小乾同病相憐的還有很多人,明明已經成年,但仍然被父母的控制慾逼得身不由己。
父母一口一句“為了你好”,做出的行為卻在道德和法律的底線來回試探,令人瑟瑟發抖。
有網友透露,有父母因為對女兒交的男友不滿意,將她送到楊永信那裡,對她進行電擊。在女孩終於“乖”了之後,家長帶著她去做了ren流。
網友 @為了有尊嚴的活著 也是網戒中心的初代受害者,曾寫過萬字長文,揭露了網戒中心的黑幕。
在2008年左右,19歲的他高中畢業,開始接觸淘寶店,成了初代的淘寶店主。然而,由於父母不理解,覺得他工作不穩定、不務正業,就將他送到了網戒中心,對他身心造成巨大傷害,至今還沒平復。
家長本應是孩子天然最親近、最信賴的人,但無數家長正以愛的名義,親手將自己的孩子推進火坑。
01 父母的控制慾,能有多麼恐怖《小歡喜》中,大家應該對英子母親印象深刻。為了令英子隨時置身於監視之下,母親甚至在她的房間裝上玻璃牆。
全身心的付出,全方位的關心和監管,孩子有變得更好麼?
並沒有,在令人窒息的母愛之下,英子只想逃離母親,並不幸得了抑鬱症,一度打算輕生。
而今年大熱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也有類似的設定,外表乖巧、內心黑化的學霸朱朝陽,有著一位極度強勢的母親,大到和父親的關係,小到一塊麵包、一杯牛奶,朱朝陽的所有想法和行動,都在母親的掌控之中。
控制慾強的母親如此,父親也不遑多讓。去年,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熱度很高,其中,焦俊豔和她的父親堪稱典型的中國式父女。
在給父母、孩子、伴侶、自己的重要性排序時,焦俊豔的父親幾乎毫不猶豫,“孩子第一,父母第二”。
我不懷疑這位父親對女兒的愛和關心,但具體的表現方式,卻總讓人感覺有點不是滋味。
比如對女兒的穿著打扮不滿意時,焦俊豔的父親毫不顧忌地吐槽:“穿得跟個淤泥一樣”、“頭髮像雞窩”,隔著節目組有意打圓場的濾鏡,我們都能感受到焦俊豔那快要溢位螢幕的尷尬。
在結婚的問題上,兩人的矛盾顯得更加尖銳了,女兒認為不能強求,哪怕不婚不育,自己開心就好;老父親卻對這種“大逆不道”的觀念非常不滿,甚至表示如果女兒只談戀愛不結婚,自己就把門鎖起來,不讓她出門。
這樣的語氣,我們感覺在這位父親心目中,女兒還是十五六歲的未成年孩子,然而實際上當時焦俊豔已經32歲,早就過了應該被管教的年紀了。
父母對孩子管控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套自洽的邏輯:“為了你好”。
我們經常能聽到自己或別人的父母說這樣的話:“雖然你現在不理解爸爸/媽媽,但以後你就會明白了,這是為了你好,爸媽還能害你不成?”
送孩子去網戒中心、私自改孩子的高考志願、催婚催生、強制孩子分手,在旁人看來都難以接受的事情,許多父母卻能做得理直氣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是對的,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然而,未來會怎麼樣,我們都不知道,但當下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在知乎上,有網友爆料,父母不滿意他填報的志願,便私自改了志願和密碼,導致他精神崩潰,甚至產生輕生念頭。
曾經的北大留美博士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聯絡方式的新聞,就引起了大眾對父母控制慾問題的關注。
家本應是個避風港,但一旦愛被控制和埋怨所取代,孩子的世界風雨飄搖,父母的世界愁雲慘淡,最愛我們的人,註定傷我們最深。
02 父母的控制,竟也是一種依賴那麼,為什麼有的父母會對孩子產生如此強的控制慾呢?《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母親的一番話,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在劇中,朱朝陽的母親不滿孩子對父親的維護,回到家後,對著孩子大發脾氣,“我辛辛苦苦把你帶大,你爸爸帶你遊了幾次泳,你就胳膊肘往外拐!”
還直接否定了前夫對孩子的愛,句句戳心,“他要真的在乎你,他就不會和我離婚,就不會拋下我們母子!”
我們都知道,人對伴侶的愛,和對孩子的愛,是兩碼事,即使夫妻離婚,也不應該影響對孩子的關心。但朱朝陽的母親有意煽動孩子對父親的恨意,背後動機只有一個:她恨前夫,就認為孩子也必須恨父親,只有這樣,她的精神才不會孤單。
對於父愛、母愛,我們最常見的評價就是:偉大、無私、不求回報。
但實際上,父母的愛也是求回報的,但這種回報不體現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上。
所有的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尋求精神支援,只不過程度不一樣。比較開明的父母,是“你開心,我就開心”,而高精神索求的父母,就是“你必須要讓我開心”。
親子關係中,父母有著天然的強勢地位,當父母以自己的喜惡作為準則時,就很容易忽略孩子的真正想法,認為孩子和自己一致就是對的。傳統觀念中常見的“孝順”、“乖”、“聽話”等對好孩子的定義,背後本質就是服從。
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就是不孝,甚至還拿養育之恩說事,哭訴痛斥孩子是“白眼狼”,沉重的枷鎖令孩子敬而遠之。
這就造成了我們很常見的畸形的親子關係:
在物質上,父母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對孩子千依百順,要星星不給月亮,削弱了孩子的自立能力,養出一大幫媽寶男(女);
但在精神上,又完全反了過來,父母對孩子高度依賴,視孩子為最重要乃至是唯一的寄託,不斷在孩子身上尋求價值認同。一旦孩子不聽話,就宛如天塌下來,各種打罵控制,哭哭啼啼,將溫馨的家鬧得一地雞毛。
導演李安說過:
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附屬品,而是應該可以彼此相愛的。父母真的沒有必要去製造一種階級的關係,過分強調孝道,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去愛。”
誠然,父母應該愛孩子,孩子也應該愛父母,但別忘了,在作為別人的父母或孩子之前,首先作為的,是一個獨立的人。
03 親子關係是共生,不是寄生有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並不是真的為了愛,而是要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自己沒法當老師,就逼孩子當老師;自己嫁不了有錢人,就強迫孩子和窮男友分手;自己以前沒得選,現在總想找回選擇權,但方法不是自我提升,而是剝奪孩子的選擇。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邊界感的缺失,理所應當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就有權決定他們的一切。
但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界限,孩子生下來之後,就不再屬於父母,而是屬於自己。父母只能為孩子鋪平道路,而不能為他選擇走哪條路。
更何況,社會發展太快了,很多我們自以為的“正確”,在孩子身上不一定適用,我們認為的“離經叛道”,說不定是真相,誰知道呢?
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告訴過我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要是真的為孩子好,就應該引導他們形成獨立的思維和能力,而不是為孩子大操大辦,因為父母再強勢,也改變不了肯定會比孩子先走一步的事實。
因此,如果你是父母,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的第一步,就是降低對孩子的情感依賴。
不要將孩子視為自己唯一的寄託,在為孩子付出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也是一個完整的人,自己的愛好、需求也應該得到滿足。
這樣,自己不會因為過度付出而對孩子吹毛求疵,孩子也不會被沉重的愛壓得產生愧疚。孩子再靠得住,也比不上自己靠得住,與其和孩子擰巴,還不如自我提升,令自己成為更優秀的那個。
第二步,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也允許孩子有迷茫和犯錯的時候。
費孝通在《生育制度》裡說過:“一個孩子在一小時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會超過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會指責的次數。”
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家長的管教感都是很重的,不但管得事無鉅細,還很難接受孩子的絲毫不好,孩子考97分也罵,忘記了做什麼也罵,還動輒男女混合雙打。
之所以崇尚打擊教育,還是因為沒有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覺得既然孩子是“自己的”,就怎麼打罵都行,而且要求越優秀越好,反正不虧。
但其實,子女也有自尊,長期被打擊,只會造成自我認同感降低,無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同樣,挫折、迷茫和犯錯是人生的必經階段,父母永遠無法代孩子體驗,也很難用所謂的“人生經驗”去令孩子信服。
與其一味擔心孩子過得不好,就對孩子強行干預,還不如給孩子解決困難的信心:只管嘗試自己的人生,哪怕錯了,也可以重來,父母永遠是你的港灣。
最後,永遠別忘了,孩子也是會反抗的。
很多人不惜傷害孩子,也要干預他們的人生,就是因為覺得這樣做沒有風險。反正孩子又不會反抗,反正孩子無論怎樣都還是要愛父母,因此父母就可以為所欲為。
但其實,並沒有什麼愛是無條件的,孩子會恨父母,也會反抗,只不過會用自己的方式。
比如孩子的自殘行為,很多時候是為了報復父母。
哪怕沒那麼極端的,小時候是“乖寶寶”,長大之後和父母矛盾卻越來越深,甚至形同陌路的案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作家龍應臺說過這樣一段著名的話,堪稱親子關係最戳心的註腳: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誠然,讓父母承認最後必須要放手的事實,在情感上是很難的,但精神“斷奶”也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
孩子需要“斷奶”,父母也同樣需要“斷奶”。父母和孩子應該是相互關心、共同提高的共生關係,而不是一方完全寄託和剝奪另一方的寄生關係。
控制很容易,共情比較難,但正是難,才能成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和榜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