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評生意居然能月入百萬。只要你網購過,那你一定見過好評返現的小卡片。商家就是希望透過這個小套路來減少差評。但是商家最害怕的不是普通人給差評,而是職業差評師們的惡意差評。
那些所謂差評是利用差評,勒索商家非法謀利。看似只是損害了商家的利益,但實際上更是嚴重影響了我們普通大眾的生活。今天咱們看看差評生意的黑色產業鏈。
今年九月,天津市公安局就成功破獲了一起涉案三百萬元的有償刪差評案件,而且有統計顯示,全國每年僅市場監管系統受到的惡意投訴就高達一百多萬,商傢俬下妥協的更是高達五百萬,這五百萬也只是不完全統計而已。
原本差評師們都是活躍的網購平臺,但是現如今差評師們活躍在短影片、外賣、社交、生活服務等平臺上。
而更多的商家還是選擇了破財消災,但是交錢真的就能消災了嗎?事實上交錢才是噩夢的開始。現在所有平臺對惡意差評都加強了監管。如果一個賬號被發現惡意差評會進行封號處理,所以現在的差評是都是團伙作案。
一旦商家為了避免麻煩付了錢,他們就會在上千人的群中同步分享,把商家當成提款機,現在更是有著差評師培訓班,專門教授怎麼選擇商家、怎麼準備舉報材料、怎麼跟商家進行談判、怎麼舉報等等專業知識,儼然成為了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