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心地善良,“善文化”更是融入每個人的血液。

《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佛家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他人有困難的時候,本能反應就是幫人一把,就如孔子論語中所講“見義不為,無勇也”,即: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中國人是最講“仁義道德”的,但是當“見義勇為”遇上“被人訛詐”,老百姓又該怎麼辦呢?這到底是傷了誰的心呢?

時不時,我們就會在網上看到老人摔倒沒人敢扶,或許好心扶起老人反被訛的報答。

比如說,前不久,河北石家莊一位老人過馬路的時候不慎摔倒,身邊一騎電動車的男子眼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馬上駕車離開了;過去了幾分鐘,周圍車輛不少,就是沒人停下來扶老人;最後,一位騎電動車的女人停下來,上前扶起老人,之後周圍人越聚越多。

或許,有人會顧慮,要是自己好心幫人,最後被老人或者老人家屬訛詐了,這該怎麼辦呢?

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個真實案例:

蔡某騎車回家路上,看見一位老人因為橫穿馬路時為避讓一輛大貨車而摔倒在地,於是她動了惻隱之心,馬上停下車,將老人扶到馬路邊,並進行施救。因為著急救人,蔡某和老人家屬一起將老人趕緊送往醫院治療,而老人經過救治無效死亡。

最後,老人的家屬汙衊是蔡某撞的老人,還將見義勇為的蔡某告上了法庭,並索賠24萬元。最後,法院經過二審判決,駁回了老人家屬的上訴,對於24萬元的索賠不予支援。

蔡某好心幫助老人,最後卻被老人家屬訛詐,真是“做好人寒了心”。雖然最後法院還了蔡某的清白,但是在打官司的曲折過程中,蔡某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搞得身心疲憊。

而且,此事也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搞得大家“一朝被蛇,十年怕井繩”,以後再也不敢做好人好事,也不敢扶老人了。那麼,當我們自己家的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外面,我們又該作何感想呢?

所以說,當“見義勇為”遇上“被人訛詐”的時候,著實是傷了老百姓的心。

怎麼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據說,2021年的民法典第184條規定:因自願施救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項規定無疑是給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羅蘭羅曼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想,以後做好人做好事的善舉依然會很多,因為善良的老百姓堅信“善有善報”,他們熱愛腳下的這片大地,他們明知道做好事有被人訛的風險,依然會義無反顧。其實,這便是一種偉大的“英雄主義”。

2014年小品《扶不扶》經典臺詞:“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但是,我們終究是“不能讓做了好事的人,還傷了心”,而這就需要制度保障、頂層設計了!

比如說,我們可以向國外學習,以新加坡為例:被援助者如若事後反咬一口,則須親自上門向救助者賠禮道歉,並施以其本人醫藥費1至3倍的處罰。影響惡劣、行為嚴重者,則以汙衊罪論處。

該規定實施以來,新加坡再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救人反汙衊他人者的事情,公民在實施見義勇為時也免去了顧慮和擔憂。

11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施工放炮落石攔路,記93年014次列車蘭新線脫軌爆炸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