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12月27日早上,中央氣象臺釋出今冬首個寒潮黃色預警!2020這場“跨年”寒潮將堪比“霸王級”,對此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做出了獨家解讀。

根據中央氣象臺今天上午10時釋出的寒潮黃色預警,27日起,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預計28日至31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10℃左右,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6℃以上,上述地區將有4~6級、陣風7~9級偏北風,我國東部和南部海區有7~9級、陣風10~11級偏北風;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華南北部一帶,最低氣溫-10℃線在黃河下游到秦嶺一帶。

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過程降溫預報。

與此同時,28日至29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等地還將有降雪、雨夾雪或雨轉雪。

胡嘯表示,如果把此次寒潮天氣過程比作“快遞發貨”,對於冷空氣的“發貨地”來說,從天氣原理上看,此輪寒潮是在西伯利亞高壓、阻塞高壓和極渦的共同配合下形成,強大的冷空氣在西伯利亞堆積,然後爆發。而發貨的過程也不再是多股“分批次發貨”,而是一次性發貨,“直郵到家”。因此,從特點上來看,“速凍”是這次寒潮天氣過程的最大特點,冷空氣移動很快,風寒效應明顯,同時,部分地區有明顯的雨雪天氣,這些都將“打包”好,一次到位。

截至12月27日08時,冷空氣主體的位置(紅圈)。

可比起中國歷史上出現的極寒天氣

現在的冬天都稱得上是“溫暖”了

不信?

讓我們先看看中國五千年氣象史上

在古代曾出現過四個寒冷期

第一個西周寒冷期——周孝王時“長江、漢水凍結”,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長江、漢水凍結的情況,說明當時的氣候比現在寒冷。

第二個東漢南北朝寒冷期——漢武帝時“大雨雪,民多凍死” 從公元一世紀到公元600年,並以公元4世紀前半期達到頂點。《資治通鑑》載晉成帝初年,渤海灣從昌黎到營口連續三年全部結冰,冰上可往來車馬及幾千人的大部隊,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4℃。

/p>

第三個兩宋時期寒冷期——宋欽宗年間“地冰如鏡,行者不能定立” 從公元1000年到1200年。其中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以通車,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兩度全部凍死。宋欽宗時,雪下不停,平地積雪厚達好幾尺,當時京師站崗士兵手凍得兵器都拿不了,有計程車兵直接被凍成了殭屍。老百姓更慘了,不僅沒什麼吃的更沒柴燒火取暖,所幸當時的官府還算人道,允許老百姓到皇家花園砍伐花木當柴燒。

第四個明清嚴寒期——明武宗時“江河冰合,鳥獸凍死”從公元1300年到1900年。此間,1329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橘盡凍死。1493年9月,淮河流域普降大雪,直到第二年的2月才停止,整整下了5個月! 風流天子朱厚照(明武宗)當皇帝的正德八年(公元1513 年),雪下得最兇猛的是華東地區,這些地區江河冰合,鳥獸凍死,甚至凍斃村民。

第一次是1954年12月下旬到次年的1月——海南負溫歷史最低 當時,即使是華南稍微偏北的地區,氣溫也降到了-5~-8℃,廣東廣西兩省大部地區降到0~-3℃,就連海南島一些地方氣溫也降到-3℃!這些地區的最低氣溫值迄今未被打破。

第三次發生在1977年1月——人在江面走,片水不沾身 。當時的寒潮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一些地區。而在長江流域,除了長江干流外的水面全部封凍,人能在江面行走。武漢的-18。1℃為歷史最低,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第四次出現於1991年12月——廣東下起冰粒,花城跌破冰點。 這次的寒潮使長江流域大雪不停,南京降到-13。1℃,南昌長沙降到-10℃,廣東下起冰粒,廣州幾乎跌破冰點!當時粵人稱“太可怕了”。

第五次是最近的2008年雪災——低溫冰凍不間斷,羽絨棉襖穿整月。 當年1月開始,一場50年罕見的特大冰雪災害襲擊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當時正值春運期間,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使電力交通均告急,近百萬春節返鄉務工人員滯留在廣州火車站。許多朋友應該對當年被困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長達數天的遭遇還心有餘悸……

如果在古代

一旦出現極端天氣

那麼頭一個遭殃的肯定是老百姓了

“民凍餒者無數”“城中薪食俱盡”

這些都是史書上記載過活生生的事實

不管怎麼說

能生活在有熱乎的飯吃有舒適的棉衣穿的年代

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呢

13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吃雪糕有多“拼”?扛過牙印,撐過勺子,看到最後:我還是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