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不時的根據情報改變位置,利用科技手段找到目標,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在你的監視之下,手機中的通話一字不差的被竊聽……

這是一部諜戰片跌宕起伏的內容,你可能覺得離我們的生活太過遙遠,只存在於歷史文獻和機密檔案之中,然而你不知道的是,“竊聽”真的可以無處不在。

近日,江蘇省南京警方摧毀了一條包括生產廠家、銷售代理在內的生產銷售定位、竊聽、偷拍裝置的網路黑色產業鏈條,抓獲犯罪嫌疑人28名,繳獲相關裝置2000多個。

警方調查發現,這些裝置被生產者偽裝成充電寶,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遠端定位、軌跡查詢、遠端錄音等,涉嫌侵犯公民個人資訊。

和影視劇中表現出不同的是,這些裝置遠沒有太多的高科技成分,都只是平常的生活用品,只需人為加裝一些電子晶片。它們技術含量可能不高,但是危害卻並不小。

除了商業上的風險外,在日常生活當中,也不會有人願意讓別人隨時窺探自己的隱私。但是,在網路購物的一些平臺,還是可以輕易找到這些商品,甚至可以要求“私人訂製”服務,並不需要過多的審查程式。

透過一些實驗得知,網上的這些產品,從隱蔽性上看,就和普通的生活用品並無二致,但就他的“專業能力”而言,竟然還非常不錯。

在網上購買了一個GPS定位器,在說明書中還附帶有一個軟體APP,透過操作安裝,在裝有GPS定位器的車輛進行實驗,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車輛的遠端行駛軌跡。

除此之外,這個GPS定位器還附帶有竊聽功能。在相隔很遠距離的情況下,透過網路傳輸,竊聽的聲音無論大小,都可以清晰地辨別出詞句。

有專家認為,對個人資訊實際上在各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是一個最高位階的保護。不能靠企業自律,也不能透過個案來處理,應該是一個常態化的過程。必須是線上線下結合起來,從它的生產源頭開始堵截才可以。

5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緊急通知!江陰寒潮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