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媽媽死前像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12月24日開庭的“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吳謝宇首次說出了他的弒母動機。

福州中院開庭審理吳謝宇故意殺人案

一時間,輿論譁然。

2015年7月11日,完美孩子吳謝宇,用啞鈴砸向母親謝天琴的頭部,母親當即死亡。

四年後,吳謝宇在重慶落網。

在眾人的口中,似乎存在兩個吳謝宇。

一個是涉嫌弒母的兇手,愛上性工作者、在酒吧做男模的吳謝宇;另外一個,是優秀、聰明、自律、陽光的“完美”學神。

陪酒時的吳謝宇

這個大家眼中性格開朗、智力卓越、乖巧孝順的完美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在一夜間,變成一個弒母惡魔?

吳謝宇在庭審中供述犯罪動機稱,自父親去世後,他一直感到心中鬱悶,上大學期間每週去醫院接受治療。

他看了母親的日記和信,感覺母親活得也很累,因此決定把母親殺死後自殺。

但事實是,殺死母親後,吳謝宇選擇了“流浪跟放縱”。

庭審中,吳謝宇多次痛哭,表示非常後悔,願意認罪,也希望被判重罪,但不想被判死刑。

吳謝宇舅舅表示: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們已經原諒他了,他畢竟是我的外甥,是我們的家人,犯下的錯不能全怪他,也希望公安機關能夠法外施恩。

舅舅能原諒他,但九泉之下的媽媽能原諒他嗎?

01

完美學神VS弒母殺手

吳謝宇一出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他們一家三口住在教職工大院,母親熱愛讀書,父親性情溫和,吳謝宇小時候經常跟父親一起打籃球,跟著母親一起看書,一家人非常幸福。

在同學心裡,他是認真自律、極為聰明的超級學霸“宇神”;

在鄰居親戚眼中,他是懂事有禮貌,熱心的好孩子“小宇”;

在父母心裡,他是孝順聽話,優秀又驕傲的兒子。

同時擁有卓越的智商跟靈活的情商,吳謝宇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這一切幸福結束在吳謝宇上高一那一年。

那一年,父親因肝癌去世了。從此,家裡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前三年,為了給爸爸治病,整個家庭已經入不敷出,但是清高的媽媽不願意接受親戚朋友的捐助。

對此,吳謝宇有些微詞:“明明生活得那麼難了,為什麼不接受呢?”

但他沒有說出口。

從此,吳謝宇的身份發生了變化,他不再是媽媽的兒子,而成了“媽媽的媽媽”。

在爸爸去世的那段時間,吳謝宇還安慰過媽媽,說:我會照顧好你一輩子的。

可以想見,還在上高中的他,說出這句承諾,心理壓力該有多大,但是他必須站出來,因為這個時候,媽媽的焦慮情緒非常嚴重了。

當吳謝宇一個人要承擔起媽媽所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內心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他沒有任何怨言,因為他相信,只要他考上大學,順利出國,他就不用再被這些情緒裹挾,就能過上自由的生活。

直到 GRE 成績出爐,吳謝宇以超優異成績透過。他知道自己自由的機會來了。

但當他把成績告訴媽媽時,媽媽也開心地提出了自己的陪讀想法 :

“異國他鄉你也照顧不好自己,不如我跟你一起去吧!”

媽媽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對吳謝宇宛若晴天霹靂。

他一切計劃與努力,因為媽媽的跟隨,即將化為泡影。

吳謝宇不知道怎麼辦了。

於是他選擇殺死母親,也殺死了母親唯一的孩子。

02

絞殺式的親子關係,

註定兩敗俱傷

吳謝宇在做筆錄時說,有次他跟媽媽提過一次,大概意思是自己想自殺。

他媽媽回了一句:“你想自殺?那我也活不了了,我也想死。如果你要自殺,那不如我先死。”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吳謝宇心裡那顆惡之花從此開始野蠻生長。

因為他能感覺到媽媽的痛苦,自己也活得太痛苦了。

他看了母親的日記和信,感覺母親活得很累,他自己在上大學期間,心理問題愈發嚴重,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也因此每週去醫院接受治療。

他必須事事完美,只有完美,才能在媽媽荒蕪的心上種上一朵玫瑰,給媽媽活下去的希望。

因為對媽媽來說,最大的補償,就是自己。

謝天琴同事說,每次她談起兒子的時候,眼睛都是充滿光芒的。

吳謝宇,是完美的,他的完美是為了讓媽媽更愛他,完美不僅是媽媽的要求,更是吳謝宇取悅媽媽的手段,也是媽媽的變相要求。

但當一個孩子想方設法去取悅母親時,這段關係已經有問題了。

吳謝宇的悲劇,是媽媽謝天琴造成的,謝天琴的悲劇,是她的精神狀態造成的。

這種關係其實就是——絞殺式的親子關係。

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一方會有一定程度的某種心理依賴,當這種心理依賴指向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成為被絞殺的物件。

在絞殺式的親子關係裡,你死了,我也活不下去了。

因為你的死,帶走了我所有的恨,卻留下了愛的回憶。所以,到最後吳謝宇幾乎是放棄了所有的反抗的慾望。

如果不是他跟舅舅發的那個簡訊,媽媽的屍體被發現的時間可能會更晚。

可以說他在“自投羅網”。

極度焦慮的媽媽,極力將孩子捆綁在身邊。

那個時候最悲慘的是孩子,他被限制,被禁錮,他的人生不是自己的。

03

關於母親謝天琴,她性格的關鍵詞是保守、要強、克己、自律、內斂、清高、正直、有原則。

2010年丈夫世,謝天琴曾經的大學同學以及好友籌集了共1.8萬元慰問金給到謝天琴。都被她婉拒,而這之後,親友們曾三次將這筆慰問金給她,但都被她拒絕。

她一直把兒子視為自己的驕傲,對兒子的要求其實是嚴格的。

吳謝宇的高中老師接受採訪時,曾說她和謝天琴的一次溝通經歷曾讓她印象深刻:

“他母親給我打過一次電話。當時謝宇競選我們學校的某個榮譽,他其實非常優秀。但在做競選演講時,沒有把他的成績放在前面強調,所以落選了。按道理,他成績這麼優秀應該是入選的。”

老師從溝通的語氣推斷,謝天琴可能有些不滿,因為正常情況下,很少有家長,會因為孩子未獲獎這種事,憤怒到致電過問。

儘管在吳謝宇的自述書中,否認了殺人有母親過度要求的原因。但很多東西是潛移默化的,尤其是性格。

他努力完美,是有完美的母親做參照。

但這世上哪有什麼真正的完美,弱點就像影子,每個人都會有啊。

什麼情況下,人才會沒有影子啊?

要麼頭頂烈日,要麼站在黑暗中!

這世間的辛酸事很多,“孩子被誇懂事得像小大人”當是一件。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頻頻登上熱搜,記得有次關鍵詞是“英子跳海”。

劇中的喬英子是個單親家庭的好孩子,懂事聽話、成績優異。小陶虹飾演的母親,是一名教師,對孩子的控制慾極強,管她的生活、管她的學習、甚至會管她的愛好。

升入高三後,為了督促孩子學習,她把孩子的房間改裝出一個視窗,怎麼看都像為了方便隨時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單單是這樣的房間設計就已經令人窒息了。

可喬英子因為體諒媽媽一人撫養自己長大的不容易,她都努力強迫自己接受這一切:

她吃自己不喜歡吃但媽媽覺得有營養的飯菜;

她做不想做但媽媽覺得會提高成績的習題;

她甚至已經放棄了自己去天文館做講解員的愛好。

她步步退讓,每每看到她明明很失望,還對著母親笑得時候,真的都讓人無比心疼。

情緒的爆發點是關於上“媽媽堅持的清華”還是“自己喜歡的南大”。

她怎麼溝通都沒有,強勢的母愛讓她一度窒息,她開始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加上跟她情況類似的學霸精神出狀況跳樓死亡事件的刺激,英子爆發了。

她站在海邊,一字一句地向媽媽哭訴:

“我不是非要上南大啊,我只是想要逃離你!”

“我配不上你給我的愛,對不起,是我沒有做好你們的女兒,是我沒有變成你們心裡想要的那個樣子!”

這話傷人嗎?更傷心啊!傷孩子的心、傷媽媽的心。當“為你好”這件事過度,那母愛就真的讓人窒息。

愛出者愛返,親子之間愛得正確極為關鍵。

親子之間最大的誤區,是“我就是你”。

媽媽不是喬英子,她不該讓女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過活;

吳謝宇不是媽媽,他更沒有權力決定媽媽的生死去留。

控制慾下的關係算是一場是漫長的凌遲。親子相處本就是一場長久的磨合,正確的愛才是唯一朝著光亮的出路。

04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我殺了我媽媽》。

影片裡的16歲的主人公于貝爾,因為父母離異,很早就過上了和母親相依為命的生活。

叛逆、暴躁、狂熱的兒子,和敏感、易怒、被生活所困的母親,這樣的家庭組合,矛盾頻發幾乎是註定的。

生活的壓抑感一直在累積,直到于貝爾“同性戀”被母親發現,他們之間的矛盾爆發,貝爾被送到了寄宿學校,母子之間幾乎到了要斷絕關係的地步。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是媽媽躺在棺材裡的樣子,是男主的想象,可每一次吵架之後,他都恨不能希望這個女人立馬從他的世界裡消失。

可緊接著,就是這個男孩的自白了:

其實,我還是愛她的。若有人傷害她,我會恨不得將那個人殺掉,可是如果讓我想,我會想出一百個讓我愛他更甚於愛我的母親的人。

又愛又恨,是于貝爾對母親所有情感的總概括。

他最厭惡的就是媽媽的那一句“你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因為在他看來“他的媽媽也和別人的媽媽不一樣啊。”

但最終影片的結尾是溫暖的,他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正視了和母親之間的關係。

有多少親子之間,羞於把愛說出口啊,取而代之的是冷戰、是打罵、是吵架……

可明明血濃於水,你們比誰都愛對方啊。

影片中,一次吵架之後,于貝爾朝母親大吼:“如果今天我死了怎麼辦?”

母親沒有回答,看著于貝爾含淚離開的背影,她小聲說:“那我明天也會死”

從出生到死亡,母親給的是“願意為你去死”的愛啊!

但就是因為太愛了,我們只重從自及角度出發的去過去給予,卻忘了問對方願不願意要。

但終究,吳謝宇弒母是個案,吳謝宇不代表北大、更不代表所有孩子,謝天琴也不是任何母親的縮影。

我們不會以偏概全!

魯迅先生當年在《狂人日記》中吶喊:“救救孩子!”

時至今日,我們還是希望家長別給予孩子“侵入式的愛”。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想吶喊“救救母親”!

少年郎弒母案這不是第一次,倘若母親愛得極端,那孩子呢?對愛的反擊也太過殘忍!

愛,本應是治癒系良藥,舒適、溫暖。當愛變了味道,吞下去,就合成了七分毒害!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親子之間真的缺少那一句“你什麼樣子,我都愛你哦”!

希望最親的人可以給彼此最好的愛。

那孩子不是壞孩子,他可能只是成績不好的孩子;

那媽媽不是壞媽媽,她可能只是不太會愛的媽媽。

龍應臺說: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願所有的愛,都學會放手。

希望這樣的人間慘案再不要發生!

12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62歲男子行兇致七死六傷,網友:不能怪個人丨這種悖論何時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