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償還銀行貸款,除了給自己留下不良信用記錄外,還會產生什麼樣的違約責任呢?近日,旬邑法院審結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判令借款人李某某償還借款本金40多萬元及逾期利息,由擔保人宋某某、黨某某承擔保證責任。
被告李某某因購進化肥需要資金,向原告某銀行借款,雙方於2019年4月8日簽訂了《小額貸款額度借款合同》。同日,宋某某、黨某某與原告簽訂《小額貸款最高額保證合同》,為李某的該筆貸款提供擔保。合同簽訂後,原告按約向李某某發放了全部貸款45萬元。2020年4月8日,該筆借款到期後,被告李某某未按期足額償還貸款本金,原告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認為,宋某某、黨某某屬於連帶擔保,故判決被告李某某償還原告某銀行借款本金410126.85元,並支付利息;被告宋某某、黨某某對以上借款本息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法官提示:借款需守信,違約成本高,擔保應謹慎、違約要擔責。在向金融機構借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簽訂借款合同時,應仔細閱讀借款金額、借款期限、利率約定、還款方式、違約責任等重點條款,防止日後發生糾紛。第二,借款後要按時還款,否則可能要承擔較重的違約責任。借款人如不按合同約定歸還貸款,就要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罰息、承擔訴訟費等費用。此外,金融機構對借款人違約的情況還要計入徵信系統,會影響其再次貸款或從事其他金融活動。第三,為他人貸款提供擔保的,需謹慎、若借款人不能按時歸還借款本息,需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第四,辦理信用卡要量力而行。現在信用卡較為普及,可以使持卡人享受提前消費的便利。但使用信用卡的時候需注意,信用卡交易成本較高,持卡人往往需支付年費、分期付款手續費、提現費等費用。如果不能按期還款,還需支付較高的罰息、複利、滯納金。惡意透支的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來源:旬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