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諱莫如深的話題,也是很多人禁忌的話題。
但生活中不斷髮生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卻又提醒著我們,讓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性教育不單單再是學校的事。
近日,成都14歲女生被性侵後跳樓自殺身亡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案件中14歲的少女小小被一名46歲的企業老闆邱某在半年內性侵8次,最終導致懷孕。經歷此事後,小小因受不了打擊,最後選擇跳樓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資料中顯示,2013——2017年間,每年都會發生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不管男童還是女童都會成為被性侵的物件。
那些被性侵過的孩子,他們心裡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傷害,這些傷害像“噩夢”一樣伴隨著他們的一生,讓他們無法快樂的生活。可見,制止未成年人被性侵已迫在眉。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在“性”的問題上更好的引導孩子呢?
《心理營養》的作者林文采博士在書中提出:家長把握好5個性教育的基本原則,起碼在大方向上不易出錯。
一、孩子問什麼就答什麼,並且按照他那個年齡段所能理解的方式來回答,不說太多,也不說太少
書中這樣說,孩子越小,敘述要越簡單。比如,我們給兩三歲的孩子描述子宮時,可以說:“那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住的王宮。”解釋小狗交媾的場面時,可以叫它們在玩耍。
另外,給孩子性教育還可以從植物中瞭解。比如,雄蕊的粉進入雌蕊,才會孕育出生命的種子。從介紹植物到動物,再到人,是比較適合孩子的性教育步驟。
二、使用正確詞彙
跟孩子講“雞雞”“奶奶”這樣的詞彙時,林文采博士建議家長直接講“陰莖”“乳房”就可以。他說,講到身體任何一個部分,都要去用正確的名字,比如用“眼珠”而不用“珠珠”。這樣的表達不會讓孩子覺得那個部位特殊,也不會因為爸爸媽媽不能正常談論而產生彆扭、尷尬的情緒。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性器官是非常隱私的東西,不能在外面隨便跟人談起,否則別人聽了會覺得不禮貌或者不舒服。
三、性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親的態度
家長表現出來的態度越坦然,越願意和孩子談這個問題孩子就越能收到正確的資訊。這其中還包含很多非語言的資訊。如果父母親不好意思,孩子就會有所察覺,然後明白最好別說這些,可是他的好奇還在,還有很多問題,孩子就會去找別人談,這樣父母就會失去在此問題的主動權。
總之,讓孩子感覺到:“我的父母親願意跟我談,他們便不會焦慮,不會覺得尷尬。”
四、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享有身體的自主權
林文采博士在書中這樣說,教會孩子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任何時候都可以拒絕任何人,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觸碰他任何的隱私部分,甚至是身體的任意部分。教孩子,只要感覺不舒服,就可以對對方說三個字:不喜歡。
這樣做既以教孩子保護自己,還能讓他明白身體的自主權只屬於他自己,別人需要尊重他。這樣教導的孩子,同樣也會懂得尊重別人。
五、當孩子要求我們抱他時,就去抱他
給孩子足夠的肌膚接觸,尤其是有些孩子特別渴望肌膚接觸,父母就更要滿足他,否則,父母不滿足他,他跟別人進行肌膚接觸的渴望就會過於強烈,導致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控制不住地強行抱人家、摸人家。
以上就是林文采博士提出的5個性教育基本原則,理解起來並不難,需要家長掌握好一個度,溫和且有力的告訴孩子“生活中,惡人不會把'惡'字寫在臉上,不會因為你是孩子就會對你憐惜。學會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
最後,父母關心孩子的性健康,等於給了孩子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