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本應是個美好的聖誕之夜,但新增的2例本土病例,讓歡樂的氣氛立即變得凝重起來!全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111個核酸取樣點上千名醫務人員正奮戰在抗疫一線。
這是一場無聲的較量,一邊是醫院的反應速度,一邊是疫情擴散的速度;一邊是疫情的發展態勢,一邊是醫院的搶先部署;一邊是穩內,一邊是援外。跟上疫情演變的節奏,順義婦兒醫院的這些行動,踩出了響!
主動出擊“變”在前
疫情的形勢每天在變,醫院裡的防護也不斷升級,12月23日起,順義婦兒醫院新冠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每日召開醫院防控工作會,針對疫情狀態變化,吳秀傑副院長統籌協調,提前研擬應對策略。為全力支援順義區核酸檢測取樣任務,在保障產科安全及全區兩癌篩查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上,組建護理、醫療、保健、院感、行政後勤人員組成的取樣志願隊共6批次,支援全區核酸檢測工作。
院內,繼續做好各級各類人員的疫情防控培訓,將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傳達到位、排查到位;屬地管理上繼續加強孕產婦安全管控,牢牢守住我區兒童及孕產婦安全防線,疫情當前發揮婦兒醫院優勢及職能,體現責任擔當。
▼
說走就走的白衣戰士
疫情的發展態勢敲響了戰鼓,順義婦兒醫院在守好家門的同時,勒緊腰帶,堅決完成支援任務,連續三天向外輸血,支援120轉運密接者……
12月26日—28日,醫院接到核酸檢測的支援任務後,三天緊急派出250名醫護人員支援核酸檢測點。先後到順義區李橋、城區、望泉、雙豐街道等20餘個核酸採集點,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區域內10萬人次核酸採集任務;同時先後派出50人支援120轉運密接者,後續支援任務隨時待命……命令隨時可能有,戰士們說走就走,這是順義婦幼人的責任擔當和使命必達。
▼
盡職盡責連續奮戰 她一天就休息了兩個小時
“嘴巴張開,不要緊張……”王璐是我院兒科的護理人員,26-28日她已經連續三天參加旺泉街道的核酸取樣工作。第三天晚上22:30到家,到家後剛洗完澡,凌晨零點,又收到了楊光紅主任在微信群裡發的支援120資訊,看到資訊後,王璐義無反顧,首先想到的還是自己去,於是直接開車去了120,到了120已經是凌晨12點半了,在全天休息不到兩小時的她,又繼續參與到新的“戰鬥”中去,負責新冠疫情密接者轉運工作……
據王璐介紹,因為科裡的其它同事都去支援醫院發熱門診和核酸檢測,都非常辛苦,自己主動去報名真的沒想那麼多。雖然幾天來核酸取樣工作讓她很累,因反覆重複的動作,胳膊痠痛的有點支不起來。她說到,這幾天的取樣工作令她記憶猶新,尤其是晚上,室外溫度很低,她的手基本凍僵了,為保證“順義大篩”順利完成,她硬是堅持下來。“雖然取樣工作具有一定風險,但家人很支援我的工作,父母會提醒我注意安全,讓我全身心投入取樣工作,我最惦記的是父母,他們身體不太好,好在沒什麼大事,檢測是大事,現在已經顧不上照顧家人了”。
其實,王璐只是我院支援核酸取樣工作中醫護人員的一個縮影……此次奔赴前線抗疫“戰士”既有身體不好的老員工,也有還處於哺乳期、身體孱弱醫務工作的身影,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她們批甲上陣,義無反顧。新生兒科護士馬旭、兒科護士宋娜還在哺乳期,分別主動報名參加支援核酸檢測採集工作和支援120密接者轉運工作;體檢科老員工楊錦蘭、王玉琪不顧自己身體的不適,主動請纓,積極應戰,主動參與到支援核酸檢測採集一線;北京兒童醫院口腔科孫江陽作為一名專家,連續兩天支援順義區核酸檢測工作,脫下防護服的她臉上和手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中醫科李競,27日忙了一天的工作,凌晨12點又臨危受命,接到支援120轉運密接者的任務,短暫的休息了5個小時後,她再次踏上征程……她卻說:“性命相托,職責所在,咬咬牙總會挺過來的!從三伏到三九,從渾身溼透,到瑟瑟發抖,婦幼人從來都不曾退卻過,穿上這一身白衣,就要守住這一方土地!”。
文字|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