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11月30日,水滴籌線下服務人員被指在醫院掃樓尋找求助者,隨意填寫金額,不稽核甚至隱瞞求助者財產狀況。水滴籌公關團隊迴應稱,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

“掃樓式”籌款一下子傷了很多人的心,也地解釋了之所以會出現大量隱瞞財產案例的“必然”原因。水滴籌對發起救助者稽核不嚴,多次引發輿論聲討。半年前,德雲社弟子吳鶴臣妻子水滴籌事件,隨後網購眾籌文章、虛假病歷登上了熱搜,矛頭紛紛指向了水滴籌的稽核系統。

譭譽參半是網路慈善眾籌面臨的共同問題。一邊是匯聚愛心解燃眉之急,另一邊是欺詐、隱瞞、挪用善款帶來的失望。

粗放野蠻的經營套路,讓那些曾經或正準備施以援手的人望而生畏。心有忌憚最直接的後果將是“敬而遠之”,當人們心生冷漠與麻木,真正需要被救助的患者,可能會喪失獲得幫助的機會,劣幣輕而易舉地祛除了良幣。公益行業一旦喪失了信任,往往很難挽回。而對於“公益企業”水滴籌來說,信任危機等同於經濟危機,精準救助是水滴籌於公於私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水滴自己也心知肚明。規範稽核流程、上線客服團隊,發展線下志願者,來幫助平臺稽核患者真實性,這些都是痛下決心改革的體現,只是目前看效果並不樂觀。

可見水滴籌的問題不能只靠水滴籌來解決。由平臺自身對自己進行稽核,始終擺脫不了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矛盾,僅依靠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自我糾偏並不現實。規範互助平臺需要監管部門介入,一方面積極納入徵信系統,依法規範眾籌資格、金額等必要條件,另一方面需要設定第三方甚至是公共舉報平臺,進行公示和多維度稽核。

一個月前,全國首例因網路個人大病求助引發的糾紛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宣判。網路籌款發起人莫某被判返還“水滴籌”全部捐贈15萬餘元及利息。儘管水滴籌的稽核機制受到爭議,但用市場化的辦法集合公眾的力量治病救人,由此產生的社會價值不應被否定。愛心之事本不是應盡之責,因此那些願意施以援手的人,才更有必要被保護,格外值得被珍惜。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手機答題抵扣交通違法記分,詳細操作流程,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