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節,各地因疫情防控倡議職工就地過年。我老公在廣西本省防城港一個企業打工,也響應在企業過年的要求“就地過節”,決定春節不回家了。這個決定對於我這個身體殘疾獨自帶著一個兩歲多的寶寶而言,無疑是殘酷無情的。本來從防城港到河池市都安縣就不遠,往返不怎麼折騰。但是老公已報告廠裡這麼決定了,我也就默認了。老公說廠里老總告訴職工企業目前有困難,需職工克服困難支援廠裡脫困,“就地過節”不僅是政府的倡議,更是廠裡擺脫困境求生存的根本辦法,“就地過節”,正常生產,會給企業帶來重生的機會;留廠過年,是一種堅守與擔當。老公僅是廠裡一名做苦力活的工人,但他的想法境界,令我肅然起敬。
眾所周知,自去年疫情以來,不少工廠企業發展舉步艱難,能順利走到今天的著實不容易。想不到疫情驀然出現複雜波動,造成有的企業發展困難重重,我老公所在的廠就是這樣。老公雖然老實巴交,但他說得好,人總得有點仗義,能出力能幫一點就幫一點。至於老公“就地過節”是否有紅包,有多少紅包,他沒說。我也想通了,就算沒有紅包,也要支援老公的決定。
當前,政府和企業因疫情防控倡議“就地過節”,企業給“就地過節”的職工紅包送上溫暖關懷,本來也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給2000元或3000元或者更多些,都不為過。職工既然選擇留下“就地過節”,選擇堅守與擔當,就不怎麼在意紅包的多少。多年來我們國家建立和諧社會,以人為本,共克時艱,現在就應該體現在當下,服務於當下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