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小寒來了,三九天還會遠嗎?


今天是小寒節氣。小寒節氣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了。

在冬至節氣時,雖然自然界否極泰來、一陽初生,但這陽氣太過弱小,自然界的熱能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到了小寒節氣,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儘管此時白天稍長,太陽的光、熱較冬至時稍有增加,但還不能達到與寒冷抗衡的水平,直到大寒節氣過後,這樣的情況才能明顯得到改善。

因此,小寒大寒,一直被稱為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以嚴寒著名的“三九天”就是小寒之後幾天出現的。

儘管從字面上解釋,大寒似乎比小寒的氣候看起來更加寒冷。但事實上,根據中國氣象頻道總結的1951年到2016年全國平均氣溫的統計來看,小寒節氣的這段時間,要比大寒節氣的那段時間,氣溫更低。也因此,民間有諺語:“小寒勝大寒”。而事實上,最冷的三九天和四九的前幾天,都是處在小寒節氣中的。

為什麼小寒勝大寒呢?

之前冬至節氣時,我們講到了“冬至一陽生”,此後陽氣是逐漸增加的。按照這個規律來看,大寒節氣時自然界的陽氣要比小寒節氣時更為旺盛一些。儘管大寒節氣時自然界的陽氣仍表現為入不敷出,但此時陽氣要比小寒節氣時的陽氣能夠對抗更多一點的陰寒。因此大寒節氣多是比小寒節氣溫暖一點的。

小寒作為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時節,處在小寒時節的我們,養生就要把保暖放在首位。

冷了要及時增添衣服這件事情,在冬季養生的各個篇章裡我都有強調。尤其是要著重注意頭面部、頸部、手足的保暖。在這裡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季有一個發病率不太高,但是比其他季節都要多發的疾病要引起大家重視,那就是“面癱”。

面癱,是面部神經麻痺的通稱,在中醫裡又稱為“口僻”,屬於“中風”的範疇。

在小寒季節,不但溫度最低,寒風也最為猖狂。風能敲開人體防禦外邪的大門,寒邪趁機侵入,風寒之邪直中脈絡,導致氣血痺阻,發生此病。

因此,小寒季節,保暖有二,一是防寒,二是防風。

如果我們在戶外活動,儘量選擇風小或無風的時候出門;在有風的天氣裡,不要迎風前行;一定要迎風前行,請戴好帽子、圍巾、口罩、眼鏡等,要捂得足夠嚴實;坐在車裡,尤其是行進中的車,一定要關著車窗,避免硬風直吹;洗頭、洗澡之後,抵抗力最為薄弱,尤其要注意避風,不要著急開窗戶散水汽,以防風邪趁虛而入;睡眠時更要注意關閉門窗,不要留下小縫引入“虛邪賊風”。

冬季洗頭有講究

和風邪、寒邪關係最好的致病病邪要數溼邪了。

有人要問,溼邪和洗頭髮有什麼關係?確實是有關係的,尤其在寒冷的時節,這個關係最密切。

寒冷的氣候首先會導致人體氣血不通暢,其次會導致頭髮乾的更慢。

如果洗頭後不吹乾頭髮,人的頭部就會更長時間的處於潮溼的環境裡。如果此時正是晚間,人體睏倦、疲勞甚至進入睡眠時,身體的抗邪能力是最薄弱的。這就導致溼氣很容易透過頭皮,侵入人體。冬季人體氣血相對不那麼通暢,因此排解寒溼病邪帶來影響的能力下降,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氣血瘀阻,經絡閉塞,鬱積成患。

記得早年遇到一位二十歲出頭的面癱的小夥子,正是因此患病,拔罐的時候,整個頸背肩部全是紫的發黑的罐印,行醫十餘年沒有再見過能超越他的狀態的,可見當時所受風寒之邪有多嚴重。

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避免睡前洗頭,更不要在出門前洗頭,冬季尤其是小寒時節要再多加幾個更字。如果實在需要洗,那洗淨後一定要完全擦乾或是用電吹風吹乾頭髮,再考慮睡覺或是出門的問題。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從緬甸拐新娘到國內,賣到河南各個村莊,黑中介:我們在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