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條熱度高達800W的熱搜刺激到了。
父親去世請假8天未獲批准,回來後遭曠工緣由辭退,最終員工申請了勞動仲裁,仲裁委裁決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75000多元。
公司不服,提起訴訟。二審上訴被駁回,維持原判。
但也有這樣的言論,就算髮生這樣的事情,公司可能也沒有幾個要辭職的。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趨勢下,每個人都在用盡全力奔跑,生怕被落下。
試問哪一個成年人不是一邊崩潰著,一邊咬牙堅持前行。
又一個阿姨附和著:”早上我弄好飯了,孩子卻只拿著一盒牛奶走了,晚上我出來跳舞了,人家還沒回來呢,等我睡覺了,她在家還挑燈夜戰呢,但一年到頭也沒攢下幾個錢。”
都說90後,00後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一代,孰不知,在上一代已經吃遍紅利之後,應屆畢業生還逐年遞增,競爭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大學畢業初入職場時,稍微工作一下,房價就已飛上天。但依然有大批的年輕人前赴後繼地奔向購房的路上,即便網上都在說現在租房比買房要多。
其實他們買的不是房子,更是一份嚮往已久的自由。看似佛系的年輕人,其實比任何一代都渴望一個獨立的宅著的空間。
網際網路人需要一個獨處的空間之前網際網路大廠被爆出,在廁所安裝計時器,一時間引起輿論大戰。
顯然這樣的行為激怒了這些表面上看似光鮮亮麗,其實內心身處急需一個靜謐的地方為自己療傷的白領。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這世上除了家可以帶給人們安全感,沒想到廁所竟會成為後浪們聚集的地方。
有官方資料顯示:“壓力越大,如廁時間越長;有25%的網際網路人把如廁當成一種解壓方式,而這當中有15%的網際網路人在廁所的小隔間裡哭過。”
可見網際網路人把廁所當作臨時的棲息地,一個可以讓自己暫時性忘記煩惱的“娛樂場所”。
你有過上班時間“帶薪摸魚”的時候嗎?
其實當提案被否時;當業績墊底時;當馬上進行談判時。第一時間可能都會去廁所,找一個無人的地方重振旗鼓。
就像小時候考前緊張想上廁所一樣,這並不是偷懶。當從廁所出來的那一剎那就是重生。
現如今的廁所也是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設施,不僅有充電器,化妝鏡,還有很多人性化的用品,都在極力的為年輕人打造一個生活上的避難所,讓後浪的情緒得以安撫。
注意職場中的情緒成本企業透過限制規定時間,或建立距離工位較遠的廁所,顯然是缺乏同理心的。
與其說是種管理方式,不如說這是對企業文化的一種輸出。
在這個流量當道,且“韭菜”越來越難割的時代,怎樣能讓流量快速變現成為各大巨頭兵家必搶之地。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會在大廠看到醒目的文化標語,”如果你還可以努力、可以付出,就不要輕言停止和放棄!”
但往往不加節制的加班只會加快你老闆的財富自由,自己的身體卻越來越大不如前。
此時你要判斷好自己的心理情緒成本。簡單舉個例子,當一個員工一天八小時正常工作能爭取12個客戶,再之後的客戶可能需要加大心裡能量去爭取。
這個時候你的情緒成本就會增加,再掙多少錢你也不會有一開始的快感了,此刻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身心了,如果自己確實已經到了工作的極限,那就要勇敢地對996說不!
最後祝願每一個職場人都能身心健康地完成自己的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