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之大,大在城市規模,遠城區和中心城區相互環繞,組成超級省會城市,但任何一座城市,總會分有城區和郊區。在武漢遠城區裡就有一條界限明顯的城鄉分界線,它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街道北面是熱鬧城區,街道南面荒無人煙,且共有3條城市主幹大道在此設終點。一條街道南北兩邊呈現完全不同生活環境,它就是位於江夏區的紙坊大街。
三條大道均以此為終點。紙坊大街位於江夏城區,是區域熱點商圈和生活區。在公共交通上,紙坊大街橫貫東西,呈直線狀態,設立有眾多公共交通站點,同時還有地鐵“紙坊大街”站,整體來說較為便捷。在交通網路組線上,紙坊大街有一個很大亮點,它是江夏城區3條交通主幹大道的終點。具體來說,首先有從武漢市區延伸而來的江夏大道,其與紙坊大街交匯於濱湖春天小區處,是為終點,不再向前伸展。其次,從武漢城區延伸而來的文化大道,也與紙坊大街交匯在中建龍城小區處,不再向前延伸。再者,江夏的廟山大道也止步於紙坊大街,只不過紙坊大街東擴之後改了個名字,叫做五里界路。
遠城區最繁華區域之一。紙坊大街作為江夏區主要街道之一,同時也是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江夏主城區的範圍,就包含有紙坊大街。東西走向的紙坊大街,最繁華區域在中段,這裡入駐有眾多商業街和社群,同時也是學校、超市聚集地。在歷史上,紙坊大街向來是城區定位,最早於唐朝就有集市,後來還成立了紙坊鎮,由此可見,紙坊大街的定位,只會高不會低。現在的紙坊大街,尤其是地鐵貫通以後,綜合環境和發展提升顯著,是最宜居的區域之一。
一條街道兩種生活環境。作為一條普通街道,紙坊大街有和其它城市任意一條街道一樣的形態和基礎設施,東西走向連線了武漢南僅有的幾個熱點區域。不同的是,紙坊大街南北兩側則擁有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狀態,具體來說,大街南側是江夏城區,基建設施豐富,人氣旺盛,道路縱橫,遍佈各種商業店鋪,基本上是都市典型。相反的北側,則是一片荒蕪,幾條主要道路都在此終結,沒有延伸。從地圖上來看,紙坊大街劃出來一片,南北區域熱力值涇渭分明,宛如城鄉結合部。
作為江夏區交通主幹道,紙坊大街的長度並不算大,尤其是最東邊延長線,名字被五里界路替換。屬於紙坊大街的區域還是在江夏城區,這裡宛如一塊城中突顯的區域,也彷彿是一塊完全獨立的區域,城市風格和麵貌有相同也有不同(對比武漢市區)。比如,紙坊大街上的公車,9字頭的車體和城區其他線路公車體明顯不同;連鎖超市除了中百,其他超市品牌都只在江夏出現過。
小編2014年去江夏採風,拍攝過八分山和白雲洞,乘坐公交901四下曲折繞路,到江夏城區後明顯覺得江夏大道車道變狹窄了。在紙坊大街下車後,江夏大道前面就沒有路了,南北走向不通,只能向西走。紙坊大街的西邊與武昌大道相連,那也是一條名字很有底蘊的街道。總之,和武漢城區比較,江夏區域的紙坊大街雖然距離市中心遙遠,但也建設得很有特色,南北分界線似的格局透露的是城市規劃之結果,也預示區域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