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沒離身,手機沒有被盜,可是銀行卡里的錢卻不翼而飛!東莞市民李先生近日遇到這種怪事,一夜醒來銀行卡里的80000多元僅剩6.37元。
經過銀行方面核查,李先生卡內的資金通過29筆小額、高頻的第三方快捷支付交易被盜取。對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應當加強自我風險防控意識,在追求和享受支付便捷的同時,應重視自身金融資訊的保護,提高對支付業務內在風險的警惕。
事發:29筆小額交易盜光卡里錢
8月17日早上,家住東莞市東城區的李先生起床後,發現手機收到5條某國有銀行發來的消費簡訊提示,交易金額從500元-5000元不等,且每筆交易間隔不到兩分鐘,銀行卡內餘額從82671.37元變為6.37元。
由於這5筆消費均不是本人所為,李先生懷疑銀行卡被盜刷,立即去往某國有銀行營業網點列印交易明細清單,並報警。
根據李先生提供的交易清單顯示,8月16日-17日期間,李先生銀行卡有29筆非本人操作的支付,其中21筆交易型別是消費,8筆交易型別為銀聯代收,資金損失合計80000餘元。
李先生稱,事發當晚身份證、銀行卡、手機一直未離身,還有24條交易簡訊並未收到。到底銀行卡是如何被盜刷的呢?
某國有銀行迴應稱,經核查,這29筆交易的渠道主要為無卡快捷消費和代收,全部交易都屬於第三方快捷支付,均有傳送動賬資訊。
某國有銀行認為,李先生可能遭遇了偽基站等傳送釣魚連結、騙取註冊驗證碼或冒名補辦SIM卡等,冒充客戶開通銀行卡快捷支付,盜取客戶銀行卡資金。
“犯罪嫌疑人通過掌握客戶個人資訊,特別是攔截銀行給儲戶傳送的交易驗證碼來完成交易”,融360理財分析師楊若晨告訴南都記者,李先生的案例就屬於典型的第三方快捷支付盜刷,呈現出小額、高頻、攔截盜取交易驗證碼等特點。
截至小編髮稿時,警方暫未回覆此案相關資訊。某國有銀行方面表示,對於確非客戶本人過失導致的第三方快捷支付盜刷,將積極協助客戶,按照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賠付流程追討被盜資金。
利用第三方支付盜刷流程通過購買使用者資料包,獲取儲戶的卡號、身份證和手機號;
利用上述個人資訊,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儲戶名義開賬戶,繫結銀行卡;
利用偽基站,向受害者手機植入木馬病毒;
攔截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出的交易驗證碼等簡訊資訊;
輸入交易驗證碼,就能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直接消費;
攔截銀行發出的扣款通知等簡訊資訊。
溫馨提示遇到銀行卡被盜刷第一時間該怎麼辦?
一是通知銀行並辦理掛失。持卡人應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告知賬戶異常變動情況,辦理掛失,並按客服人員的指引進行操作。持卡人還應向銀行詢問盜刷的方式、時間、地點、交易另一方賬戶資訊,以及離自己最近的ATM機位置。持卡人在必要時可記下客服人員的號碼,以便將來在訴訟中核實情況。
二是報警處理。持卡人在通知銀行後,應及時撥打110報警,告知盜刷金額、方式、時間、地點,以及交易另一方賬戶資訊。持卡人還應按照公安機關的要求,到銀行列印賬戶明細,攜銀行卡、身份證等到公安機關辦理報警手續。
三是ATM機操作。持卡人應迅速到附近的ATM機操作銀行卡,由於此前已辦理掛失,ATM機將進行吞卡處理,持卡人應保留好憑條。此舉的目的在於證明卡主和銀行卡均不在盜刷現場,證明銀行卡系被他人偽造並盜刷。
-
1 #
銀行卡開通後,預設開通小額快捷支付交易,沒有提示,這是銀行的過錯。作為使用者應設定小額快捷支付交易的額度,如小於500元。500元以上支付的,要有動態口令+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