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編輯/ 黃槍槍

1月30日,距武漢“封城”已經一週。

樊弘洋則騎車駛過白鷺街一號的政務中心,一輛長約5米的貨車,滿載著救援物資,停在空蕩蕩的大街上,人們正忙著卸貨。他已在網路視訊裡看到過太多次這樣的場景,“卻怎麼也不及親眼看到,更令人印象深刻。”

過去7天中,武漢——這座位於中國中部的“江城”,面對最為嚴峻的疫情挑戰,為防控疫情、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打贏這場防疫戰,社會各界都不遺餘力對武漢伸出了援手。

其中,就有一群特殊的“逆行”人員,為了儘可能的讓留守城市的人們吃上飽飯,有的商家拉開了原本已緊閉的店門,有的外賣員開始義務為醫務工作者送餐,也有企業儘可能讓人們能買到新鮮蔬菜……

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是“英雄”,而這些“逆行”的特殊人員,也是堅守崗位的“平凡英雄”。

沒有“撤退”的武漢餐廳

封城前後,武漢餐廳接連關閉,陳紅梅的“小四川”餐廳卻始終照常營業。

1月23日後,陳紅梅店裡4位廚師、前臺服務員都因為交通管制被留在了武漢,她索性將店開下去,試圖為武漢“幫點忙”。正月初三,一份愛心訂單在“餓了麼”平臺上下了25份便當,送給附近武漢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陳紅梅感到慶幸,有種“終於能使上勁兒”的感覺。

與此同時,“大米先生”連鎖餐廳也正加班加點地配餐,每天向醫院、建設工地等單位,向專家組、志願者等群體供應早中晚餐萬餘份。

除夕夜,身在長沙的大米先生武漢市場總經理楊帆,看到了一張照片——武漢同濟醫院裡,十名醫生們聚在一張白色辦公桌旁,桌上散亂擺放著的泡麵和麵包,是他們的年夜飯。

楊帆頓感揪心。她查到總部在重慶的兄弟公司鄉村基集團,尚有4000份自熱米飯,立刻聯絡想調來武漢,送給醫護人員。鄉村基集團得知後,當即召回部分已放假的工人,大年初一又趕製出6000份自熱米飯,湊成10000份,發往武漢。

大米先生員工給火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送餐。採訪物件供圖

這10000份餐食,連同包裝箱上綠底白字的提醒,“守護這座城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一同於大年初三抵達武漢。

次日,大米先生武漢區域廚師長、光谷區域負責人石在餘,未等天亮就起了床,和另外4名同事趕往武漢倉庫,將這上千箱米飯搬運上車,送至武漢多家醫院。寒風呼嘯,石在餘的衣服卻溼了一層又一層。

這只是最普通的飯菜,但看到艱苦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拿到便當那一刻,“頓時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石在餘說。

定居重慶的石在餘並非不想家。這個每月只能回一趟家的異鄉人,平日裡只要一和兒子通話,稚嫩的聲音就反覆詢問,“爸爸什麼時候回家?”

他原本計劃在今年除夕之前回家,卻因“封城”留在了武漢。得知“封城”訊息後,他撥通視訊,告知妻兒,“過年不能回家了”。小小螢幕前,8歲兒子嚎啕大哭,這個41歲的山東漢子只能憋著眼淚安撫孩子,“爸爸想在這邊做點有意義的事。”

石在餘沒有將訊息告訴遠在山東的父親。1月中旬,患有冠心病的父親突然病情加重,被送進了醫院的ICU。他曾匆匆回去探望,又因工作匆匆返程。他不忍父親的擔憂,只能叮囑妹妹,“照顧好父親”。

與石在餘一樣,留在武漢的大米先生員工共有200餘名,年紀最小的才18歲。封城後,大米先生關閉了近百家餐廳,留下了7家,不對外營業,專門為醫務工作者、志願者和火神山醫院建築工人等抗疫一線人員配餐。

訂單最多時,每家店需要備近2000份配餐,針對不同就餐人群,配餐的選單也有所不同——建設工人需要大油大葷;護士群體需要增加抗疲勞的食材;病人的菜品要清淡……於是,200名員工兩班倒,最早一班需要早上5點就到崗,最晚一班則需要堅持到晚上8點。

此時,武漢本地眾多商戶聯合了阿里巴巴的各個生活服務類業務,從衣食住行各個角度,為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餐品及生活配套服務。聽到這一訊息後,眾多餐飲商戶也紛紛表示加入——大米先生就是其中一家,“餓了麼”的騎手也隨之開始加入配送醫院訂單。

然而,食材庫存開始出現缺口。廚師們不得不盡可能將一份食材變著花樣做,“比如1月28日送到火神山的飯菜,因食材限制,當天葷菜只有雞和鴨兩類,那麼中午是霸王燒鴨,晚上就換成土豆燒鴨;中午是功夫雞腿,晚上就改做滷雞腿。”

大米先生配餐現場。採訪物件供圖

石在餘的妻子每隔兩三個小時,會撥來電話,確認石在餘的狀態。他理解妻子的擔憂,卻常常因為太忙而直接結束通話,短暫閒暇時刻,他只能反覆翻看孩子的照片,直到夜裡才有時間撥回一個視訊,道一聲“晚安”。

兒子給了石在餘堅持下去的動力,妻子在視訊通話時告訴他,兒子已然明白他在疫區做的事情,曾豎起大拇指,說,“我的爸爸是英雄。”

石在餘對著螢幕那頭的妻兒笑了笑,“就憑這句話,我就滿足了。”結束通話視訊,他又轉身走入了忙碌的後廚。

穿梭空無一人大街的外賣騎手

和石在餘、楊帆、陳紅梅等人堅守最平凡崗位的,還有另外一群人。

1月23日早上10點,武漢市武昌區的“餓了麼”物美漢街站點。這間近50平米的辦公室內,充斥著消毒水的氣味。騎手們戴好口罩,開始測量體溫——這是封城前後,平臺做出的規定。

這是武漢“封城”的第一天。餓了麼在當天發出宣告,表示除了特定區域外,其他區域外賣配送服務照常。

10點15分,騎手們先後走出站點,四散而去,駛入空蕩的大街。

“封城”前一天,站點騎手之一樊弘洋,接到了一個“愛心訂單”——一個外地人匿名為武漢的病毒研究所點了一份外賣,十個蛋糕。送餐路上,樊弘洋途徑一家水果店,他停了車,買了一份草莓,跟著那十個蛋糕一起送給了病毒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也算盡份微薄之力”。

雨斷斷續續地下,樊弘洋身著藍色雨衣,把口罩緊了緊,騎著電動車從武昌區的萬達廣場飛馳而過,路過成片寫字樓群,再駛入楚河南岸的漢街,這條長約1.5公里的商業街上,數十家商家比鄰而居。樊弘洋曾無數次被“困”在這裡,人頭攢動,難進難出。

但現在,樊弘洋放眼望去,這一座座現代建築裡,空無一人,“人們彷彿一夜之間消失了”。

一同“消失”的,還有路邊餐廳。以樊弘洋所在站點為圓心,3公里半徑範圍內,原本營業的數百家商家,現在僅剩下7家,包括1家餐廳、3家便利店和3家水果店。

疫情使人們變得謹慎,許多小區不再允許騎手進入,或要求測量體溫後進入,越來越多的人備註“外賣到了放門口”。樊弘洋和使用者之間說得最多的話就是,“相互體諒”。

由於站點超過一半的騎手已放假休息,且多為不順路的“獨單”,運力仍顯緊張,需要人人頂上——樊弘洋每天從早上9點跑到晚上8點,餓了就去便利店買份泡麵解決下。

樊弘洋理解這一切,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們這些外賣騎手,為何穿梭於空無一人的大街,戒備森嚴的社群、商超和醫院,不僅為醫生和患者送去熱飯,還為居民們送去生活必需品。

“這個城市,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不是麼?”他說。

侯鮮梅和她的同事。採訪物件供圖

在長江彼岸的漢口區,41歲的侯鮮梅在年前也選擇了留守武漢,“想把回家休息名額留給外地的同事”。

在武漢定居了17年的侯鮮梅是荊州人,做了兩年騎手,她所負責的區域橫跨三區——礄口區、江岸區和江漢區。這裡也是疫情最重的區域,覆蓋了包括協和醫院、兒童醫院、中南醫院在內的近十家醫院。

與樊弘洋不同的是,她所在的站點近日開始義務為醫務工作者配送餐食——以午餐為例,平均一家醫院需要一次性送達近50份餐食。

飯盒在藍色保溫箱裡層層疊疊,被一輛輛小小的電瓶車載上,往返與各家醫院之間。侯鮮梅並不覺得害怕,“前線醫生護士都不怕,我們有什麼好害怕的?”

“封城”當天,遠在深圳的兒子給侯鮮梅打來電話,勸她不要再出門送外賣,她語氣平靜,搖了搖頭,“你別擔心,我沒事。”

這背後的一個原因是,侯鮮梅難以忘卻這座城市的人常帶的善意。“封城”前的一個午後,她到一個老小區配送。一個小姑娘下樓取了訂單,從口袋裡拿出一袋口罩,遞給侯鮮梅,“這是專門送給騎手的。”侯鮮梅收下了,心頭一熱。

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愛。

當然,防護也是必須的,必須按規定佩戴和及時更換口罩,餐箱一天要消毒兩遍。“這是為了醫護工作者安心,也是為了騎手的安全。”她說,餓了麼為騎手提供了從防護、規範消毒,到集中備貨、無接觸送餐,再到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激勵——比如,阿里巴巴會為騎手提供最高30萬元特殊保障金。

一夜上線的生鮮站點

1月30日,封城已一週。樊弘洋和侯鮮梅都察覺到,生鮮訂單在增多,但“市場和超市都沒開門或者沒貨”。

“大概是大家的囤糧都快告急了。”樊弘洋想。

這一切早有預兆。封城當天,漢陽區陶家嶺的外賣員一早接了40多個訂單,幾乎全是蔬菜水果和柴米油鹽,但超市沒貨送不了,訂單全部取消。時近中午,樊弘洋接到超市的訂單,擺放蔬菜的櫃檯上,卻早已只剩下一些殘葉。

也正是在這一天,“萬噸通”科技有限公司與“餓了麼”技術團隊聚集在了一起,連夜開發“萬噸通”線上買菜系統。

1月27日,平臺上線,餓了麼協同“萬噸通”供應商全力組織貨源,在“有家”“Today”等社群便利超市內,首批建立了100個生鮮便利服務站,並將進一步增加站點。

根據餓了麼方面的說法,武漢市民只需在當日20:00時前通過餓了麼下單,第二天即可到上述生鮮便利服務站自行提取或無接觸配送,這樣既能保證生活,又不用開車出門到人員密集的場所。

武漢人對“萬噸通”或許並不陌生——這家從80年代起就開始負責武漢市肉食品和蔬菜供應的公司,擁有武漢萬噸華中冷鏈港20萬噸冷庫和武漢肉聯10萬噸冷庫。

這並非易事。上線第一天,訂單量最多達到100個點,近300單。公司的近50名員工需要完成線上客服、採購購應、現場包裝分揀、運輸、庫管和財務等所有事宜。

員工幾乎都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董事長譚磊也不例外,平臺上線後,他通常住在公司,凌晨2點後才能休息,“沒有人談工資多少,都是想為武漢做點事。”

“味湘初”餐廳

“味湘初”餐廳的老闆袁勇,也因為相同的原因,拉開了本已關閉的捲簾門。

這家開在社群裡的餐廳,營業面積超過500平方米, 能容下數十人就餐。按照原先的計劃,他們春節期間不會打烊,袁勇備了3萬多塊錢的貨,大半個月需要用到的主要生鮮食材都買齊了,光是養在魚缸裡的魚就有上百斤。

然而,疫情加劇,武漢進入“封城”狀態,袁勇囤好的食材用不上了,深知封城後人們對生鮮的迫切需求,他決定在外賣平臺上線自己店內的生鮮,但“我們是一家餐廳,我們買來的活魚和蔬菜能不能在外賣平臺上線?這在外賣平臺上貌似還沒有先例。”

1月26日,餓了麼宣佈開通 “極速上線”服務。當天,武漢地區就有百餘家餐廳、生鮮、便利店商家遞上了上線申請,其中包括袁勇:“大年三十一早提交了申請,大年初一上午我的店就已經上線了。”

根據餓了麼提供的訊息顯示,截至1月30日,上線不到4天,各自提點的單量都在不斷增加,從60單到1000單的迅速增長,也在加速餓了麼買菜自提點陸續增加的速度,儘快實現武漢市區全覆蓋。

這個進展,或許和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在1月30日釋出公開信宣佈“五個決定”有關,根據公開信,其包括為武漢乃至全國的商戶減免稅費,提供金融支援,開通“極速上線”功能等等:“我們相信守望相助的力量,我們相信商傢伙伴們的生命線就是我們的生命線。我們相信,和商傢伙伴們一起為全國消費者服務好,就是對抗疫行動最大的支援。”

支援不分能力大小。“這座城市值得一切善待,不是麼?”當樊弘洋騎車駛過白鷺街一號的政務中心繁忙的卸貨場景後,他說。

最新評論
  • 1 #

    就得停業 沒必要刷存在感 說不定派送員就是傳染源呢

  • 2 #

    感謝一切熱心人,有好人世界才顯得溫暖。

  • 3 #

    億眾一心,共度難關。感恩眾生,守護家園

  • 4 #

    啥都可以停,快遞不能停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沂源金典餐飲:疫情時期方顯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