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等現象也大量存在,違法違規使用個人資訊的問題十分突出,成為全社會普遍擔憂的問題。中國個人資訊洩露事件屢屢見諸報道,由於APP過度收集使用者個人資訊,大範圍個人資訊洩露引發了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不法分子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被洩露出去的個人資訊,經過篩選分析使用者特徵,從事惡意註冊賬號、電信詐騙甚至綁架勒索等精準犯罪活動,嚴重威脅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現象總覽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等現象也大量存在,違法違規使用個人資訊的問題十分突出,成為全社會普遍擔憂的問題。中國個人資訊洩露事件屢屢見諸報道,由於APP過度收集使用者個人資訊,大範圍個人資訊洩露引發了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不法分子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被洩露出去的個人資訊,經過篩選分析使用者特徵,從事惡意註冊賬號、電信詐騙甚至綁架勒索等精準犯罪活動,嚴重威脅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對手機網民隱私侵犯型別認知調查顯示,60.9%、53.5%、47.3%的受訪網民認為讀取通話記錄、讀取聯絡人和讀取簡訊屬於侵犯隱私,位列前三。
二、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輿情熱點盤點艾媒商情輿情資料監測系統顯示,“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相關熱度一直保持平穩發展。近期在政府四部門聯合釋出《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行為認定方法》後引起網友們的廣泛討論,相關熱度較高。
艾媒商情輿情資料監測系統顯示,“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媒體資訊量遍佈全國,表明全國各個地方都存在“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的現象。其中主要集中分佈在廣東(15.08%)、北京(8.0%)、山東(6.46%)。
艾媒商情輿情資料監測系統顯示,“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的媒體傳播渠道主要為論壇(44.06%)和網頁(28.84%)。
三、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輿情熱點總結
本文資料及圖片內容節選自艾媒研究院釋出的《2019-2020年度APP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現象輿情監測報告 》,下載完整高清PDF版本報告內容請點選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