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民盟的朋友群裡突然有人發了一個影片,隨手點開看了看,講的是一位拾荒老人看到路上一群小孩放學買冰激凌,其中一個小女孩在旁邊靜靜地待著,沒有去買,心底善良的老人給了她一枚硬幣,小女孩開心報去買了冰激凌。鏡頭一轉,講述老人的善良,對於僧侶的慷慨捐贈,對於別人的幫助,以及社會對像他這樣的社會底層人員漠視,但是老人心中依舊充滿善良。一天一幫劫匪搶了一個包,逃跑時撞倒了老人,包也掉了下來,老人死死地抱著包沒有給劫匪,劫匪狠狠地踢了老人幾下就逃跑了。當失主追出來以後看到老人抱著她的包,就說是老人搶了他的包,周圍的人也紛紛指責老人,老人還被警察抓了起來。小女孩目睹了整個搶劫的過程,回到家裡,她透過電視看到老人的現狀,內心經過鬥爭以後,她還是勇敢地用老人給她買冰激凌剩下的錢撥打了舉報電話。最終老人被釋放了,當他走出監獄的時候,看到包括失主在內的好多人都在迎接他,老人沒有責怪他們,當看到小女孩時,老人笑了。
善良
這是一部很早之前的泰國公益廣告,拾荒者不被善待,卻能去善待別人,當他被誣陷時,沒有人站出來,只有他曾經幫助的一個小女孩幫助了他,並且感動了其他人。好人可以影響社會上的其他人變成好人,變得樂於為善!如果好人一直堅持樂於為善,就很難讓壞人來影響自己,所以堅持儲存著一個樂於為善的心很重要。故事也表達了願所有的好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的態度。
善良和謙虛是永遠不應該令人厭惡的兩種品德。在幼兒時候,學校就教授他們善良,《三字經》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說的就是人自出生以來,就是本性善良,不論以後如何成長,是善是惡,那都是取決於自己後天的因素,當我秉持住內心的真實本色,那我們就是善良的;如果我們把持不住自己,那就可能走向邪惡。
善良
雖然社會在不斷地在警示我們,讓我們明白,人不能太善良,因為人只會挑軟柿子捏,如果事事都大度和寬容,別人也不會感激你,有時候應該適當有點脾氣,對待有些人真不能太溫柔和忍耐,過分善良會丟失自己的價值和尊嚴,過分善良也是一種傻。所以,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努力學習保持人性的底色,希望自己的底色一直是善良和勇敢。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也許有人會說,在現在這個科技高度發展的社會,善良有什麼用?的確,如果真的要說具體有什麼用,似乎一下子又說不清,道不明,但是善良就是那種潛移默化的,深深地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那點光芒。生活中,你對人施以善良,別人可能在當下不會對你有什麼回報,但一定會在某一天以其他形式回饋於你。
善良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也曾教導我們,不論是生活還是交友中,都應該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性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這也是為自身修養提出了一種方法論。說得簡單明瞭一些,就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人若擁有了善良,那麼,縱然他從來都是一無所有,縱然他從輝煌走向平凡,從勝利走向失敗,相信他依然會心平氣和,整理好心情,調節好步伐,樂觀地憧憬明天,帶著寧靜的心走過風雨,走過崎嶇,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