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則影片,重慶九龍坡區一名司機行至岔路口看到前面的行人後,緩緩減速停車。
此時,兩名小男孩也正從車前經過,面對司機的禮讓,其中一個小男孩邊走邊眼神輕蔑的朝司機豎起中指,發出一陣怪笑。
張家港一名8歲的小男孩獨自過斑馬線,猶豫不決時,過往車輛都主動停下來,小男孩看到後一步一鞠躬,連鞠三躬向讓行的司機致謝。
編輯搜圖
有網友說:“都是孩子,面對同樣的情形,一個豎中指侮辱,一個鞠躬致謝,家庭教養簡直天差地別。”
沒教養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惹人厭,有教養的孩子一舉一動都自帶光芒。
教養是裝不出來的,它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裡,孩子一個小小舉動就能讓一個家庭的教養顯現出來。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注重引導,否則等他將來長大,很有可能因為缺乏教養而付出代價。
01 缺乏教養,是父母的責任
一個男孩在北京某書店跟外教學習,大聲朗讀快兩個小時。
工作人員善意提醒,卻被孩子指著鼻子說:“信不信我抽一巴掌?信不信我投訴你?”
對於男孩囂張的行為,母親並沒有正面管教孩子,也沒有讓孩子道歉,而是護著孩子走開,對店員說:“他還是個孩子......”
如果母親在平時的教育中重視孩子的教養問題,他也不會在公共場合做出這樣的事情。
相似的一幕,也曾在深圳的一家書店上演過:身穿名牌的中年婦女對著一個小姑娘破口大罵十幾分鍾,髒話連篇。
原來,她的兩個孩子在書店裡大聲說話,影響到了鄰桌的小姑娘,小姑娘善意地提醒了一下,沒想到引來對方的辱罵。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模仿。
這位媽媽在公共場合不顧形象,破口大罵,不知是否想過孩子就在旁邊默默地看著她,會不會照著他的樣子去學。
父母的教養都刻在孩子的行為裡,而孩子的教養全靠父母的善意引導。
02 缺乏教養,會付出相應代價
去年國慶,海口某家電影院裡,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去看電影。過程中,孩子在座位上上躥下跳,之後又跑到前面對螢幕拳腳打踢,銀幕直接報廢。
院方表示,幸虧電影螢幕內部沒有電線,否則就不是損失萬元這麼簡單的問題了,孩子的人身安全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缺乏教養,家長無動於衷。這次的破壞行為,家長可以賠錢了事,如果下次是以孩子的生命為代價,家長又會怎麼樣呢 ?
曾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次她帶孩子在小區裡玩滑梯,鄰居帶著兩個孩子也來玩,在滑梯前排隊時,朋友孩子被鄰居的孩子無緣無故地打了一下。
朋友出言提醒,鄰居只顧看手機,不理會。
朋友無奈只好自己提醒小朋友,告訴他不可以隨便打人,誰知道剛說完,鄰居就一巴掌打到朋友的臉上,並說:“你憑什麼教訓我家孩子,我的孩子做得不對,我可以自己教,不用你教。”
這一切被同小區的其他鄰居目睹,紛紛遠離這對母子,可別等到自家孩子被欺負,有理也沒處說。
當孩子做出失禮行為,父母不及時糾正,有時還庇護,這不是保護孩子,而是在害他。
編輯搜圖
03 好的教養,讓孩子終身受益
前不久,德雲社又因為郭麒麟上了熱搜。
華少去德雲社採訪,郭麒麟倒茶時,不小心把茶杯給倒滿了,他隨即表示,茶滿的那杯他喝,並解釋道:“茶要半,就要滿。”
看到這個舉動,很多網友表示:“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樣的規矩!”
這一切都源於郭德綱從小對他的教育,就像于謙在《幸福三重奏》裡,評價郭麒麟:就和張無忌似的,小時候被灌輸的東西,現在都用上了。
家長是孩子成長道路的指引者,父母怎麼指引,孩子就會怎麼走。郭德綱就是郭麒麟成長路上最稱職的那個指引者。
綜藝《新生兒日記2》中,應採兒對兒子Jasper的教育得到了不少網友的稱讚。
Jasper吃飯時,把米飯掉在桌子上,立馬就會收到來自親媽的“瞪眼”訊號,要是收到提醒的Jasper又往桌上掉米飯,應採兒就會對他進行口頭教育。
不僅如此,應採兒還立了很多規矩,筷子不能直接扔在桌子上,吃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費食物……
餐桌禮儀雖然簡單,卻可以瞬間看出一個人的教養,應採兒正是深知這一點,才會對兒子嚴格要求的。
梁曉聲曾說過:“‘文化’就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教養是一個人的名片,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引人關注。
壞的教養,會讓所有人避而遠之,而好的教養,則會讓一個孩子自帶光芒,一生受益。
眾所周知,教養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於家庭的薰陶和父母的教育。
作為家長,我們要時刻做好孩子的榜樣,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而不是在他們做錯時,縱容包庇。
家長的每一次引導和糾正,必然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為孩子點亮屬於他的高光時刻。孩子便會藉著這束光,在自己的領域裡,前途廣闊,璀璨似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