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則新聞上了熱搜:一小區內,一小學男生上衣脫光,下身只穿一條短褲在遊蕩,被小區內居民發現後報警,民警看到大冬天,孩子卻被脫光,頓時心疼不已,將孩子送回家,原來因為孩子考試成績差,父母對孩子不滿,於是將孩子趕了出來,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許多網友說,這種教育方法不對,我卻認為,這哪是教育,這是家長假借教育之名,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1、家長以為的教育方式,實質上只是發洩負面情緒。
以最為普遍的輔導孩子做作業為例,如果你一道題講了三遍,孩子仍然不會,你忍不住吼了他:
“我給你講了這麼多遍還不會,你怎麼這麼笨!”
“我怎麼生了一個像你這樣的孩子!”
“自己好好想想,想不出來別睡覺!”
你恨恨地走開,留下沮喪而委屈的孩子。
你為什麼會攻擊孩子?
因為孩子連如此簡單的題也不會做,讓你產生了一連串的聯想:現在才是小學,以後學習難度越來越大,成績會不會更差?
如果成績差,考不上好初中、好高中乃至好大學,一輩子就完了!
於是,你的恐懼剎那間擁上心頭,你覺得如果不發洩出來,你就快崩潰了,但你不會對孩子說你很害怕,那會讓你看起來很虛弱,於是將它變成憤怒,指向了孩子。
你只有宣洩完了,才覺得爽了許多,可孩子覺得很沮喪。
第二天你又重複昨天的故事,陷在這個迴圈裡,你一想起輔導他學習,便會頭疼不已。
2、家長髮洩情緒,只會適得其反。
有些家長,只要孩子做得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就直接向孩子宣洩他們的不快,說一些過激的話,實際上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
就像上面被脫光衣服趕出家門的小學生,大人想當然地認為,讓他害怕羞辱,害怕拋棄,所以他會努力學習。
這未免太天真。
家長將負面情緒轉移給孩子了,孩子也會憤怒,會感到受到羞辱,但由於孩子能量不足,他不會衝大人發洩出來,不能表現出恨父母。
但憤恨情緒是無法消退的,如果因為學習被罰、被指責,他便恨上了學習,久而久之,這種憤恨與學習就會聯結在一起,當他學習時,便會勾起這些不好的情緒,導致討厭、逃避學習。
孩子還沒有能力分清楚哪些是父母的問題,哪些是自己該承擔的。家長焦慮、憤怒、指責孩子時,孩子還會接收到“我不夠好”的訊息,而不會認為是家長的問題。他很想放棄努力,或者掩蓋錯誤,以免再次受到這種羞辱,
因為人們逃避一件事,本質上是逃避這件事帶來的負面情緒。
家長可以回憶一下,別人朝你發洩情緒時,你會覺得”嗯,你說得對,我下次改正”嗎?事實會恰好相反,你會反擊、為自己辯解,因為他的憤怒會點燃你的憤怒。
即使你犯的錯誤是顯而易見的,你也想著下次我最好不要被抓到。
大人發洩負面情緒,這種不好的感覺,讓他不可能做得更好。
孩子做得更好的動力是來自於感覺更好,當父母給予足夠的關愛,才能讓孩子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
3、家長要跳出自己的負面情緒,讓孩子感覺更好
讓孩子做得更好,就要幫孩子調節好情緒,而要做到這一點,家長要能從情緒裡走出來,去觀照孩子,與孩子共情。
比如,孩子明天要進行演講比賽,孩子覺得很恐懼。
你要思考一下,當孩子恐懼時,你的感受是什麼?你會覺得孩子無能而憤恨他?還是害怕孩子會放棄?抑或對孩子充滿了期待?
如果是前兩者,你立馬會給孩子上一課,比如,說“這有什麼好害怕的,看小明多勇敢!你很棒,證明給他們看!”
這樣說,你的焦慮解除了,但是在否認他的痛苦,只可能導致孩子更害怕,並痛恨自己為什麼如此害怕。
你要意識到,你的生氣或害怕並不能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你要做的就是,先接受自己的感受。進而接受孩子的這種情緒,比如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一定很害怕,因為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演講,確實有些可怕,你一定覺得每個人都在背後議論你,你肯定緊張極了!”
當孩子得到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傾聽者的理解時,他的強烈的情感就會馬上減弱許多,這會使他感覺變好。
只有接納孩子,孩子心情轉變之後,才更容易解決問題。
就像當一個人溺水時,不是教他游泳,或批評他,而是先救他上岸。
寫在最後:
很多家長解決孩子的問題,都是從自身出發,解決的是自己的情緒問題,即要讓孩子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這會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想讓孩子做得更好,不是讓他感覺更糟,而是讓他感覺更好。
而讓孩子感受更好,就是帶著真誠,與孩子共情,讓孩子覺得自己能行,孩子會從父母的接納中獲得力量,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