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傳統美德之中,素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一個人可以不成功,但是他絕對不能不孝順。
然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孝順並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概念,而是相對存在的一種行為。倘若父母年輕時候沒有盡到贍養子女的職責,那麼子女又憑什麼要為其養老送終呢?
蘇女士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前段時間,蘇女士的母親病重住院,由於沒有錢繳納治療費用,醫院向其發出停止治療的警告。這時候,父親決定向女兒開口要錢。
當時蘇女士和丈夫剛剛買了新房,並沒有太多的積蓄可以給母親治病,於是她婉拒了父親。
女兒的絕情讓這位父親感到氣憤不已,他當即對著女兒怒斥道:“你為什麼不能把房子賣了救你媽?錢還可以再賺,你媽要是沒了我看你跟誰道歉去!”
隨後,這位父親找來媒體曝光自己女兒的“漠視生命”,但網友們在聽完蘇女士的澄清發文以後,不但沒有怪責她不孝,反而支援她的行為,認為兩位老人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屬實自作自受。
在蘇女士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從蘇女士的澄清發文當中得知,蘇女士的父母都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作為家中的長女,蘇女士自小就不受待見,經常因為一點點的錯誤就遭到打罵。
在蘇女士8歲時,父母又生了一個弟弟。那時候的蘇女士以為,父母那麼喜歡弟弟,自己今後應該不會再被排擠了。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乎蘇女士的想象。
由於當時家庭收入有限,所以在弟弟出生以後,蘇女士便被父母強制輟學,回家幫忙幹活補貼家用。
後來弟弟考上了城裡的高中,需要一大筆錢供他讀書。為了快速湊齊這筆學費,父母打起了蘇女士的念頭。
最終,蘇女士以“半嫁半賣”的方式與現在的丈夫結了婚。好在丈夫是個老實人,兩人結婚以後努力賺錢攢錢,如今才能買下新房。
由於從小備受父母寵愛,所以弟弟養成了一身的壞毛病。在完成學業以後,他終日遊手好閒,不願意找工作。
這一次母親病重,家裡沒有積蓄,弟弟又沒有收入,父親才找上門來向蘇女士伸手要錢。
不盡孝道的背後是親情破裂從盡孝道的角度來看,蘇女士不願出資醫治病危的母親,這的確是沒有盡到一個子女的職責。但是縱觀蘇女士這些年來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她如今作出這樣一個決策也是情理之中。
蘇女士的父母年輕時候並沒有盡到一個父母的責任,不論是偏愛兒子還是強制結婚,都是對蘇女士人格的不尊重。這樣的父母本就不應該幻想蘇女士今後會盡孝道。
其實近些年來,不願盡孝道的事情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其實都與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有關。那麼,父母的哪些行為容易養育出不孝順的子女呢?
容易導致子女不孝的三種行為·父母寵溺孩子
現如今很多父母只生育一個孩子,因此對於他們的照料可謂是無微不至。這種包辦雜務、無條件愛護孩子的行為很容易導致孩子被寵壞,進而過度依賴父母。
倘若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依賴心理,那麼不論其到了什麼樣的年紀,都需要父母照顧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不但盡不了孝道,而且很可能會出現啃老行為。
·父母忽視孩子
雖說重男輕女思想在如今遭到不少家庭的抵制,但是偏心行為依然隨處可見。對於不喜歡的子女,父母往往不會花費時間去照顧以及教育他們。
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親子間的關係自然也就得不到進一步的培養與發展。在親情匱乏的情況下,孩子很可能會逃避贍養父母的職責。
·父母不盡孝道
父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任導師,孩子的言行大多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倘若父母自身都沒有盡到孝順長輩的責任,那麼孩子在他們的影響下,肯定也不懂得盡孝道。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僅不會贍養父母,而且會認為老去的父母是累贅,理直氣壯地捨棄他們。
寫在最後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感受的情感,而這些情感的維繫都是雙方相互的結果。
不管是為了今後的養老考慮還是為孩子的成長髮展著想,父母都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