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下午,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女孩子在強搶男嬰對其暴打後將18個月大的嬰兒從25層的高樓摔下去,女孩之前與嬰兒素不相識,也無冤無仇。
有好事者將女童摔嬰兒的視訊釋出到了網上,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才導致了女孩如此衝動的行為?
首先,這肯定和她的成長環境逃不開關係。有人說,這位女童的父親在她小的時候就曾把她拋來拋去,把這種行為當做是表達親暱關係的遊戲,在一次拋接過程中,由於不小心就把女童摔到了地上造成鎖骨骨折。有的人可能會說,那麼小的孩子能記住啥,好了不就忘了。
其實恰恰相反,孩子越小,可塑性就越強,她的懵懂無知就像一張白紙,任大人們隨意塗抹。如果大人給孩子形成一種這樣的行為只是打鬧親暱的方式,那麼孩子可能也會學習這樣的行為,就會容易發生事故,並且會認為自己並不需要負任何責任,也不用有內疚感。
很多人會認為,女童的行為是來源於她本身的人格特質,認為她存在反社會型人格傾向。但實際上,在孩子成年以前,其人格是尚未被定型的,也就是可以矯正的,就算孩子存在反社會傾向也可以通過教育使其不表現為強攻擊性行為。
其次,女童的父母似乎非常忙碌,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的。而爺爺奶奶對其的教養方式是比較溺愛的,甚至會不分青紅皁白地就站在她那邊。
這就導致了,她做錯事的時候,沒有人會告訴她這樣是不對的、不好的;也沒人教會她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她也會形成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幫她的想法,從而不在乎這樣行為的後果。
再來,女童在成長過程中已經多次出現了不好行為的徵兆,卻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比如說,她曾動腳踹自己的奶奶,奶奶卻是哄著他讓她消氣;她也毆打過別的小朋友,但爺爺奶奶卻是責罵別的孩子;沒有人跟她玩,她把貓貓狗狗往下摔,但還是沒有引起周圍人注意。
而她會出現這樣的暴力傾向的行為,很有可能是來源於她的媽媽的教育方式。女童的媽媽對其主要是棍棒式教育,她只要犯了一點點錯,媽媽就會大發脾氣甚至打她,她總是默默忍受著。
最後,因為其內心的本能被誘發。人一出生就會帶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就是通過各種手段保護自己,而死的本能就是仇恨和破壞的力量。
在她成長的過程中,父親過度忽視她,母親粗暴的對待她,爺爺奶奶又過度溺愛她,導致了孩子內心中攻擊和破壞的本能被誘發,從而出現暴力行為。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不管是過度的溺愛、忽視或者是過於嚴格都是不行的,當一個家庭中存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卻又沒有正確的引導,沒能夠使孩子將內心壓抑的情緒發洩出來,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我們會發現,在十幾歲這個年紀是孩子最容易學壞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青春期,存在逆反心理,想要證明自己可以獨當一面,不願聽從父母的話。而很多父母對待這樣的孩子的方式就是直接棍棒教育,或者是忽視孩子。而孩子就在這樣的對待方式下,不斷地壓抑和忍耐,心中堆積的負面情緒也越來越多,最後一次性爆發,讓人措手不及。
近幾年來,我們會發現未成年犯罪的訊息一直都有,對於未成年犯罪的討論也熱度不減,到底該如何定義這些曾經犯下大錯的未成年人,他們應該被原諒嗎?如果他們被原諒,那麼該接受懲罰、撫慰傷者心中悲痛的人該是誰呢?他們長大以後又該如何在社會自處呢?
-
1 #
這個年齡就已經是惡魔了,已經危害社會了,建議重修法律,杜絕未成年犯罪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