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2020年12月15日,哈爾濱一女子醉酒回家途中,誤以為到家,結果脫掉外套躺在雪地裡被凍死!每年的東北,總有喝醉酒回家路上被凍死的新聞,而且總是會加上誤以為到家脫衣,但事實上正是因為即將凍死,所以才會在冰天雪地裡脫衣服!

一個反常識的現象:“凍死脫衣”!而且這樣的案例還不少,據德國法醫學者的統計的69個凍死案例中,其中有25%的罹難者曾發生“反常脫衣”的行為!凍死不應該穿衣服麼,為什麼還會脫衣服?

人體的體溫是怎麼來的?

我們人類屬於恆溫的哺乳動物,和變溫動物(冷血動物)不一樣的是,哺乳動物有一個比較恆定的體溫,所以即使待著一動不動,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維持體溫,因此沒有長毛的人類,在環境溫度過低時,需要穿衣服保暖,否則就會因體溫散失過快導致體溫過低甚至死亡。

人的體溫維持機制

恆溫動物有兩種機制,一種是產熱,一種是散熱,儘管這個過程要比變溫動物消耗要大十倍,但哺乳動物的活動溫度範圍要比變溫動物要高得多,高溫時變溫動物只能躲藏避免體溫過高,低溫時基本就處在蟄伏狀態,或者體溫升高後再開始運動。

變溫動物

人體的的熱量主要來自三大物質代謝的過程,分別是蛋白質、脂肪和葡萄糖,這些營養物質含有的能量能超出你的想象,比如一克脂肪的能量甚至是一克TNT的4倍,是不是很驚人?而蛋白質和葡萄糖也差不多是2倍左右。

人體各項營養物質比例

它們在人體內的代謝會產生巨大的熱量,碳氫鍵在氧化作用下斷裂釋放出能量,營養物質氧化時大約有75%的能量變成體熱,其餘的25%~45%則以ATP等分子的高能磷酸鍵中,供給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生物合成和腺體分泌等各項生命活動所需,但這個過程同樣會轉變成熱能,成為體熱的一部分。

人體中產熱過程:物質與能量代謝在各個器官中都會進行,但最主要的產熱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臟,其次則是大腦和心臟以及腎臟,但最活躍的器官是肝臟,溫度比主動脈血還高0.4~0.8℃,不過其體積有限,總熱量不及骨骼肌。

體溫調節

在寒冷環境中人體主要透過戰慄性產熱和非戰慄性產熱來維持體溫,前者是骨骼肌發生的不隨意節律性收縮,就是冷得發抖,此時代謝增加4~5倍,產熱量很高,後者是透過上文中的代謝營養物質產生熱量,運動也是骨骼肌產熱的一種方式。

高溫環境中或者劇烈運動後,面板血管擴張,血液量增加,體表熱量散失增加,恆溫動物(內溫動物)的汗腺會加快分泌汗液,蒸發帶走大量的熱量,這就是電風扇吹人體能降溫的原理,呼吸和排洩也能帶走部分熱量,所以發燒的朋友,一大泡火燙的熱尿過後體溫會有少許下降。

調節中樞

人體的體溫神經調節中樞在下丘腦,而甲狀腺激素正常狀態下調節體溫的重要因素,起效慢,但時間長,起效快的是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起效快但時間短,生長激素也能促進產熱。

從體溫過低凍死是怎樣的過程?

冬天寒冷環境中,假如衣物穿得不夠時,就會汗毛豎起,人體依然保持了在百萬年前長毛那會的反應,立毛肌豎起!接下來就會一陣陣戰慄,此時就是骨骼肌在產熱維持你的體溫,但如果外界溫度繼續降低,當骨骼肌抖動都無法維持時,體溫調節就會進入下一個環節。

然後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就會大量分泌大量胰島素快速讓葡萄糖進入細胞產生能量,同時分泌分泌胰高血糖素促進葡萄糖、脂肪分解,此時人體很快就會飢餓,因為這個過程相當於人體這臺發動機油門踩到底了,大量的燃料正在快速消耗。

溫度繼續下降,機體產熱無法維持熱量散失,此時下丘腦就會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丟車保帥,體表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到達面板表面的熱量,優先供應重要臟器,比如大腦等,以維持最基本的生理活動。

如果此時還不及時介入的話就會非常危險,兒茶酚胺(CA,包括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無法長期保持血管收縮,隨時可能收縮失效,導致原本供應主要臟器的血液湧向體表微迴圈毛細血管。

這個狀態會導致體表低溫毛細血管低溫被體內溫血所浸潤,由於體表溫度很低,這些血液帶走了體內大量的熱量,體表溫度甚至可能高於體內,面板表面的神經感測器會給大腦一個很熱的錯誤訊號,大腦會錯誤地認為在一個過熱的環境中,如果在穿衣狀態下的話可能會因為感覺“熱”而迷迷糊糊脫衣服!

而在寒冷環境中再脫掉衣服,那絕對是一個加速死亡的舉動,而大腦此時卻自我感覺良好,反而以為到了一個無比舒適的環境,結果還有可能出現詭異的笑容,所以才會有凍死者詭異脫衣,最後含笑而亡的恐怖場景。

如果從最沒有痛苦的死亡角度來看,凍死也許是一種最人道的死法!

15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2020年的暖心瞬間,你被哪一個給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