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正月初一清晨,早起的老媽照例整理了一塊地方出來,擺好了一張小方桌,桌面上鋪好了報紙及薄鐵皮,說是等下陸續會有親人來家裡拜年點蠟燭。

在浙江蕭山與紹興交界一帶的農村,正月裡親戚之間相互拜年雖已不作順帶禮包,但點蠟燭拜歲的民間風俗卻一直流傳至今。蕭紹一帶農村的人民勤勞吃肯,平時大多比較忙碌。在春節假期,親戚們會約個時間吃上頓年夜飯;互相之間竄門拜年,點蠟燭。一來維繫下親情;二來呢,為己故的至親拜個歲,寄一份哀思。

在我的老家,春節期間,親戚相互作客還是會攜帶禮包。小時候去外婆家作客,外婆把禮包調換後讓我們帶一些回家。而這些“回貨”——這些個“桂花球”、“小麻餅”之類的食品那時是用塑膠袋裝的。在回家途中,往往會被我們用手指挖個小洞,偷偷吃掉一些……後來爸媽發覺了,我們也說是老鼠咬破的 ;不在威逼之下,肯定是不會說實話。

那時候的條件遠不如現在,兒時的零食也沒有如今品類繁多。還記得小時候去外婆家,她會早早生起煤爐燉上一鍋豬肉。聞到香味誕得我們猛咽口水,這時外婆卻不讓觸碰——待到飯點,看著我們狼吞虎嚥,外婆會笑呵呵說到,“慢慢吃,小心燙。不著急,別嚥著,鍋裡還有!”

兒時的記憶尚在,外婆的笑聲卻早已離我們遠去。孃親舅大——外婆膝下有三女一子,在以前我們幾個表兄弟之間有個約定:每年春節,我們無論多忙,都會約個時間一起先去舅舅家拜年。有一年春節,我們在舅舅家齊聚一堂。有位老表獨自拿出了蠟燭,說是給外婆點蠟燭拜下歲,等他拜完後,我們也跟著拜了拜。

自那年以後,每年的正月裡,我們表兄弟幾個去舅舅家拜年時,除了那些拜年禮物外,都會帶上一對蠟燭,以表達對外婆的思念之情……站在供桌前,我小心翼翼的點起蠟燭,虔誠的拜上幾拜後,細細瞻仰外婆遺像——遺像畫得很好,神似的表情,慈祥的面孔,燭光中似乎又傳來了外婆那熟悉的笑聲……

3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春節之後,5800萬人被拋棄: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背井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