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通化市鴨園鎮鴨園村的村民們還在睡意朦朧中沒有醒來。
而已經有一位風塵僕僕的農村婦女,開始了她一天的勞作。
她正騎著三輪車,風風火火奔向鴨園鎮養老院,她叫劉成芳。
只不過,對外,村民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劉大嫂”。
之所以獲得這個稱呼,是因為覺得劉成芳把她的愛給予了很多人。
這些人往往都是些孤苦伶仃的老人。
她對她們的照料一絲不苟,看見她們快樂就很幸福。
雖然在輩分上差著,但是在生活能力上。
這些飽受歲月的老人,就好像是小孩一般,需要照顧和疼愛。
劉成芳就是這一切的踐行者。
像極了正在熱播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當中的主角之一李煥英。
給予疼愛和關懷,只不過相比較李煥英是對於女兒的愛。
劉成芳,把這樣的愛更多地給予了那些養老院老人。
而這一切的故事,需要我們從頭說起。
01突遭變故,意志堅強
劉成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
1960年5月生人,現年已經61歲。
生活儉樸,為人和善,性格樂觀,天生一副熱心腸。
與她開朗的性格之下,隱藏著一段極其悲傷的經歷。
她的丈夫於2002年罹禍煤礦事故,留下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撒手人寰。
女兒17歲,面臨著考大學的檔口;而兒子也才10歲,已經快進入青春期。
這樣的一個家庭,需要她來扛起這個重擔。
這個堅強的女人,只是淡淡的說了句。
“你放心走吧,我會把家照顧好,把老人照顧好,一定讓兒子上大學!”
山中無歲月,寒盡不知年。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出門一個人,回家一盞燈。
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擊垮劉成芳,反而磨礪了她,讓她更加堅強。
02長嫂如母,樂於助人
真正的困難,從來都不是現實意義的。
而是在心裡。
我曾經講過一個很真切的例子。
有一家貧苦戶,他家的後院長著很適合做筷子的竹子,但是她卻沒有利用。
和劉大嫂是又當爹又當媽,用勤勞的雙手把家裡裡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條。
對內那是持家有道,對外更是團結鄉親。
所以鄉里鄉親不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都願意找這位“劉大嫂”。
“長嫂如母”,不是說年齡決定的。
更多的是人生閱歷,品格價值,所能夠給人以依靠。
大家都請她幫忙拿個主意,搭把手。
而她也正是助人為樂,任勞任怨,善待他人,幫助他人。
正人先正己,俗話說,得先把自己顧好了,再去幫別人。
對於自己的家庭,劉成芳的態度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
“問心無愧”
對待公婆。
每日下班後,都會堅持去探望年邁的公婆,陪伴老人聊聊家常。
在生活和情感上都給予無微不至的照料和關懷。
對待小叔子。
小叔子因為後遺症,走路不利索。
有一次電梯出現故障,而著急於小叔子的病情。
身材嬌小的劉成芳居然背起了小叔子,穿梭於各個樓層之間。
陪著他做檢查、拍CT。
孝順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但不孝順的人,一定是壞人。
03承擔社會責任,奉獻為快樂之本
善心難出。
幫助自己的親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而幫助陌生人,則是有一顆鑽石的心。
鴨園敬老院,現更名為鴨園鎮社會服務福利中心。
這裡收養著20多名孤寡老人和老弱病殘低保戶。
二十年來,劉成芳在這裡辛勞奔波,見證了敬老院的變遷,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人。
從腳蹬腳踏車到現在騎電動三輪,她成為這些老人的希望和精神寄託。
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劉姨院長”。
“能讓這些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倚。”
“我騎著我的“寶馬”做點事兒,很幸福,很知足,很開心”。
這就是劉成芳很樸實的願望。
二十年歲月如歌。
敬老院的菜地庭院的打理,樓道、衛生間的清掃,留下了她忙忙碌碌的不倦身影。
短時間的堅持只能說是一時興起,而幾十年的堅守。
只能說,劉大嫂是一個好人。
後記
“生活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多年來,面對許多挫折和磨難。
再苦再累,只有劉成芳知道,她真的不苦麼?她真的不累麼?
當然苦,當然累。
但是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自己還有該負的責任。
還有女兒還有兒子,自己就是這個家的支柱。
她不能倒下,她要代替丈夫,好好的愛她們。
如果說她的樂觀建立,那麼只能說是因為她生了兩個好孩子啊。
目前,劉大嫂的兒子在大學畢業以後,留在北京參加工作。
而女兒已經成家立業,現為通化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
她已經履行了和丈夫的承諾。
現在,她決定把這份愛,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