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丟了,家長都很著急,當你見過孩子和媽媽走丟之後,自己去報警的嗎?
5歲娃娃走失,上演教科書式找媽媽湖北咸寧的一個小男孩,就不小心跟媽媽走丟了,不過這個孩子的安全意識很強,也很鎮定,自己一個人走進了銀行的自助取款機,按下了旁邊的報警器的按鈕。
這個響聲引起了工作人員極大地注意,第一時間透過報警器和男孩子進行溝通,詢問緣由。孩子自己描述,是因為自己和媽媽走散了,找不到媽媽了,才向銀行求救的。
男孩的表現很冷靜,好在他記住了媽媽的手機號,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找到了媽媽。
這一段影片的點贊量高達84萬,大家也都在為男孩的機智自救點贊。網友也紛紛留言:“真是活到老學到老!”,“我都不知道銀行裡有這個”。
大家都在誇這孩子機智自救,其實我想說,這個沉著泠靜也是我們的孩子要學習的,有的孩子在走失之後,不知所措,滿地亂跑,嚎啕大哭。這樣雖然會引起他人的關注從而獲得幫助,但是也在隱晦地告訴這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的關注。這樣就會帶來不必要的危險。
兒童走失事件每一年都在發生,根據《寶貝回家》的統計,從失蹤年齡看,4-5歲是兒童失蹤的高發時期。而到了15-16歲,又是一個失蹤人員的高發時期。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做好孩子的安全知識的普及教育,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意外事件。
第一、讓孩子牢記父母姓名、手機號
這個預防孩子走失的可能性,我們一定要讓孩子記住家長的姓名和電話。這樣方便孩子尋求幫助的時候,可以提供準確,有效的資訊。
第二、走失後要冷靜,尋求幫助
我們要培養孩子冷靜地面對和父母走失這件事情,在發現自己和父母走失之後,一定要去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商場裡的廣播站、導購臺、收費處、馬路邊的交警站臺等等,不要隨便找一個陌生人尋求幫助。
此外,我們要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意識,避免走失的事情發生。1、外出遊玩,不得遠離父母的視線
走失事件一般都是在戶外的,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在外遊玩時不要遠離父母的視線,一定要在父母的世界範圍之內。最好是可以時不時回來跟父母彙報一聲,以確保孩子的安全,這樣可以在走失的第一時間被父母發現,及時找回。
2、閱讀安全繪本,利用故事增強危機意識
我建議家長給孩子看一些安全教育的繪本,要利用故事的情節來增加孩子的危機感,讓孩子的安全意識更加牢固,而故事不會有真實事件那麼可怕,也可以避免嚇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