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又讓我想起姥姥的回憶錄——《金桂的歲月之歌》,79歲的姥姥是個樂天派,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傳遞著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那些藏在姥姥記憶中立品格、定性情、樹志向的“樹高萬丈不忘根”,對家風中涵養良好道德品質、修身齊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我們牢記的家訓和嚴守的家規中有“和美”、有“規矩”、有“力量”。 姥姥的“以善待人”是“和美”。“以善待人”是回憶錄裡“忠厚傳家遠”篇其中的一章,“為流浪兒童獻愛心”“給乞討老婦送溫暖”都是姥姥踐行以善待人的縮影,姥姥教育我們在行善中要懂得的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做善事不能只做一時,而是要做一生。做善事不論大小,只要默默地將善意注入,就可以溫暖受助者心田。每個善舉都會給他人帶來幫助,要讓家風中的“和美”在社會中傳播,去溫暖受助者的心。八十年代初,姥姥用每月僅六十元的工資給流浪兒童買食物,在寒冷的除夕夜送乞討婦人回家過年,這些“暖語可融結冰之心,哲理也是治癒良藥”的道理,讓我們學會善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滋潤後輩和善待人、美美與共,這些姥姥的待人之道,在後輩子孫工作和生活中延續,併成為與世界、與社會美美與共的秘訣。
姥姥的“作業”和“獎勵”是“力量”。從1992年開始,每年春節期間姥姥都會組織一次家庭座談會,她會給子孫佈置“作業”,比如“談一談在這幾年中你做了哪些善事?從中體會到什麼”,再如“姥姥給孫子輩每人100元錢,買一份不低於10元且不高於100元的禮物送給長輩,並說明緣由”,姥姥的回憶錄裡都是這樣正能量的時刻,這都激勵著家庭成員要涵養感恩之心以善待人,不要好高騖遠,不要驕傲輕心。而那份“獎勵”又溫暖後輩“求其上,取其中”,勇敢去飛翔。2005年的春節,姥姥給了我們一個“特殊的拜年紅包”,裡面裝的是一個帖子,內容為“康商、智商、情商、逆商”。回憶錄裡“黃金難買的春節禮物”一章記錄了當時姥姥對我們說的話:“孩子們,這就是我給你們的禮物,很有重量,用黃金也難買到,你們要收藏在腦海裡,理解、培養、提高、運用好這四商,能使你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穩致遠”。姥姥教會我們時間會分外仁慈,享受路途的風景,也要勇於承擔路遙與艱險,要勇敢地熱愛這個世界,日月星辰、山川湖海每一樣都足以抵消平淡生活中瑣碎的消磨。 願每一個行走世間的你,都有這股子來自家的底氣,也願姥姥的後輩們在新時代的歲月里正直且擔當,讓家風正、國風清在中華大地蓬勃生長,興旺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