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中國,老年人帶孩子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按道理來說,老年人退休後就應該享受生活,遊山玩水,但這樣輕鬆的老年人卻很少。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老年人為了減輕子女們的壓力,主動提出為子女們帶孩子;也有老年人受不了寂寞的生活,提出想要帶孩子,以此提升自己的價值感,充實退休生活,卻不曾想,老年人帶孩子竟成了中國的普遍現象。

據調研統計,超過60%的家庭都是老年人帶孩子,他們不僅花費時間精力,還會在經濟上支援子女,不然子女既要兼顧工作還要照顧孩子太過辛苦。

但很多子女們卻並不領情,老人幫他們帶孩子,最終卻活得不如一個保姆。幫子女的老人為什麼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呢?

一、 沒有報酬薪資

子女將孩子託付給老人往往有這兩個原因:一是老人幫忙帶孩子沒有薪資報酬,可以降低生活壓力和成本;二是老人帶孩子比外人更放心,畢竟是自己家的孩子,會更認真對待。

有大部分子女成為了“甩手掌櫃”,將孩子扔給老人後就不管不問了,把老人當成不花錢的保姆,更過分的是不過問孩子的吃穿用度,一切都讓老人負責。

這樣的老人無疑成為了子女們的免費保姆,不但為子女們分擔帶娃的壓力,還為他們補貼家用,長時間下去就會發現,自己活得不如一個保姆。

二、 出力不討好

許多老人是因為想主動幫助子女分擔壓力而幫子女帶娃,最終卻落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老人們往往是善良的,想要為下一代付出一切,即使他們的子女不需要。

許多老人盡心盡力帶娃付出,卻被子女挑出問題,這讓他們感到很委屈。

鄰居劉阿姨就有類似的經歷,她是個非常樂於助人的人,經常幫助需要的人,當兒媳生了孩子後,她便立馬去幫忙帶孩子了。

原本是開開心心去幫忙,沒想到好景不長,兒媳婦總是挑這挑那,就連兒子也被枕邊風影響,認為劉阿姨帶不好孩子。

吃力不討好讓劉阿姨整天鬱鬱寡歡,直到有一天,劉阿姨實在委屈到無法容忍。

她認為自己活得還不如一個保姆,保姆還有工資拿,自己為什麼還要繼續呢?劉阿姨便跟兒子直言帶不了孩子,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三、 教育理念不同

由於老年人和子女生活的時代不同,思想觀念也不同,所以教育孩子的理念也有所不同。

正如最近熱播劇《小幸福》,劇中就有這樣一位與子女教育觀念不同的老人,子女認為不能過度寵溺孩子,需要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不能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但是老人卻認為,孩子本來就身體不好,而且就這麼一個孫子,更是得有求必應,不能讓孫子受一點委屈。

孩子的母親認為,如果孩子在這樣寵溺的環境下成長,整個人就毀了。甚至表示,不如請個保姆,最起碼保姆還聽話。

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不僅沒有得到感恩,還產生了矛盾,最後活得不如一個保姆。

總而言之,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充滿愛意的表現,並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老人必須要幫子女帶孩子,正如人們說的那樣,“幫你是本分,不幫是情分。”

老人在帶娃時,要注意自己只是幫助子女照顧孩子生活上的事情,孩子的教育方面還是需要子女主導的,該放手時要放手。

同時,子女們也要對老人懷有感恩之心,意識到老人的辛苦與愛,這才是家庭和諧的智慧,如果一個家庭能夠充滿愛意,積極分工合作,那麼生活就會越來越美滿。

- The End -

作者 | 翩鴻

參考資料:Lewandowski, G. W. (2012). Is a bad mood contagious?. Scientific American.

2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男子一年違章15次被退婚!女友:車品見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