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人?這個話語曾經一度成為了調侃的話語,甚至有人吐槽:“昨天開賓士,如果扶老人,明天騎腳踏車。”
這雖然是一句調侃,但是卻反映了社會的情況,對於老人摔倒沒人敢扶,造成這樣的局面又是什麼呢?
小彭是一個普通人,那時候他像往常一樣上下班,這時候看到一個老人摔倒在地上,這時小彭想了想決定送老人去醫院,本來送到醫院等家屬來了小彭就可以走了,但是卻未曾想來到醫院的家屬不分青紅皂白地抓住了小彭並且要求小彭賠償相應費用。
這一舉動徹底把小彭整蒙了,自己明明是做好事,雖說也不圖什麼回報,但是這樣汙衊自己真的好麼?
但是任憑小彭怎麼解釋,老人和家屬一致咬定是小彭撞的。這時候忍無可忍的小彭決定走法律程式,但是最後還是因為證據不足敗訴了。
最終,小彭走出去說了一句無可奈何的話:“以後不要做好事了。”
這件案子最後引起了人們的不滿,也就導致了一個極為無奈的現象,當初有人摔倒無一人敢扶,甚至有的老人大喊:“我證明我自己是摔倒的,和你們沒有關係。”才有人願意扶他。
哪怕這件事已經過了很久,但是造成的社會影響並沒有消除,以至於一旦提及依舊無人敢扶。本來這件事都快被忘記,然而又發生一起類似的案件,而這次他們罪惡的魔爪伸向了一個孩子。
一個孩子在路上看到了摔倒的老人,於是便好心將這位老人扶起來,但是誰曾想這個老人反而訛上了這個孩子,甚至還訛了幾千塊,哪怕後面警方出示了證據,這位老人依舊不願意將錢退給孩子。
面對這樣情形,孩子父母怒不可遏,本來自己孩子就是想做個好事,但是偏偏遇上這種人,孩子受了委屈也不知道以後會留下怎樣的心理陰影。
面對這種情況,網友們紛紛怒了,幾年前大眾的心就被涼了一次,現在真的還要再涼一次麼?到時候真的無人敢扶老人,那些善良的老人摔倒了又該怎麼辦?
但是有時候我們卻也不由不反思,尊老愛幼是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真的要在這一事件中全部消失麼?
泰戈爾說過:“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如果真的碰到老人摔倒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呢?
一、觀察四周
如果你在路上碰到老人摔倒,千萬不要直接扶,當然這邊也不建議無視。畢竟當初小悅悅事件也是給我們一個警示。
但是我應該如何正確自保呢?
首先我們在看到老人摔倒時候應該最先觀察四周是否有攝像頭,有監控裝置,如果沒有,就儘量觀察周圍是否有人,儘量多拉幾個人當自己的人證。
這時候也應該觀察老人受傷情況,如果確定老人摔傷比較嚴重,那麼這個時候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並且在最好錄影讓老人親口承認自己是摔倒的不是,被自己摔倒。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你就以為可以扶了?不,接著以下幾點。
二、接通警察
也許很多人受傷後第一反應就是想到救護車,但是如果你面對老人摔倒,並且責任未定之前最好不是先呼喊救護車,而是先找警察.
你最好優先找警察,然後和警察說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然後說明老人情況,讓警察喊救護車.這個方法看起來很複雜,但是卻也是最為保險的,
三、留好證據上訴
這個其實往往是最不願意發生的,卻也是最值得留個心眼的。要知道如果一旦被扶的老人反咬你一口,那麼將毫無還手能力,所以在此之前,我就說過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優先考慮好保護自己。
如果老人一旦決定汙衊你,那麼你之前所有的證據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老了並不是為所欲為的藉口,往往是他們這一些老人的存在,才會導致這幾十年來人們聞風喪膽,無人敢扶。
四、社會的保障
我們總有著調侃,你有多少資金,多少房產我都不說你富裕,但是隻要你說你敢扶老人,那麼我就認你當大哥,這句話雖說調侃,但是更多時候往往是一種心酸,一種嘲諷。
是啊以前明明可以被弘揚的行為,如今卻成了傻大個、人傻錢多的代表。
是啊,如果扶老人真的被訛那麼後續的賠償就是一個難以詳細的數字。
面對這一切,相對應的就是一定要做好調查,一旦是真的扶老人而造成的損失,在一定程度上應該給予獎勵。
而不是讓受害者獨自一人面對各種流言蜚語以及辱罵。
五、對汙衊者處罰
為什麼現在老人訛人情況愈發猖狂?歸根到底不過是現在社會對老人包容度太高了,即使知道老人犯了錯,但是面對老人年紀已高,也不會有太大處罰,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部分老人愈發猖狂,因為對他們處罰力度不大,他們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他們只需要往地上一躺,撒潑打滾就能得到不菲收入,對比下來,面子算什麼?畢竟什麼代價也不需要。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才會導致部分老人家愈發過分,變本加厲地去坑害他人。
總結
尊老愛幼本身就是傳統美德,卻總是因為一小部分人讓人家變得畏畏縮縮,不敢行善,而往往這一部分作惡的老人卻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懲罰,這也導致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敢扶老人。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我們不應該被太多負面情緒給矇蔽雙眼,我們要看到以往更多美好品質。
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做好保護自己的方法,比如給自己留出足夠的證據保證自己的安全。希望我們世間多點美好和希望。
無論是彭宇案,還是小悅悅事件,這些慘劇都不要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