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近日,兩少年扶老人反遭被訛,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那麼,老人摔倒該不該扶?這是來自道德的拷問!包括兩少年扶老人遭訛,此類現象屢見不鮮,也因此,許多人看到老人摔倒選擇了冷眼旁觀。

老人摔倒還能扶嗎?扶,怕被訛上!不扶,禁不起道德的拷問!畢竟,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在社會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現象,少數老人利益燻心,不遵守社會公德,別人上前幫助反而訛上人家。可這畢竟是個別的,不能因為一顆老鼠屎,而打壞一鍋湯。

高校民調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關於老人摔倒到底該不該扶的問題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一個十分矛盾的問題。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沿襲著團結互助、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價值體系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幫助弱者和老人。雖然現在社會上有極個別的案例有負面的影響,這隻能說明我們國人中有部分人綜合素養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但我相信大多數老人和他的家人都是會抱有感激之情的。

顛倒是非黑白的老人畢竟是少數,面對“老人摔倒該不該扶”的問題,我們的社會輿論應該大聲地去呼籲和鼓勵這種好的行為,譴責顛倒是非黑白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構建我們美麗和諧的社會,更何況我們也有老的一天。

扶還是不扶?

針對老人摔倒該不該扶,扶了煩躁訛詐的社會輿論,國家在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民法典》中做了更改。

顯然,“扶不扶”“救不救”成了社會的一個痛點,好多人在“出手”之前會經受“靈魂拷問”。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不僅是道德考量,還要糾結救人之後會不會被訛。於是,“見義勇為”這個問題也屢次引發熱議。針對這種情況,《民法典》新增了見義勇為的免責條款,見義勇為,再也不用擔心被訛了!

《民法典》中關於見義勇為的免責條款,也被稱為“好人法”條款,是鼓勵見義勇為,消除“好人”見義勇為後顧之憂的基礎性法律保障。《民法典》183條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見義勇為,社會和諧

《民法典》兩個條款的規定,既從緊急救助者的損失出發,也從緊急救助者的責任出發。一方面規定,你的損失被救助者可以適當補償;另一方面規定即便你的行為給被救助者造成損害也不用承擔責任。見義勇為,傳播社會正能量,是國家和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正義永不缺席。

老人摔倒還能扶嗎?能扶!不要擔心被訛,身後有廣大明理的群眾和《民法典》支援你。

12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車禍現場三人受傷120急救人員冷靜判斷及時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