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叔叔'來了!”今天是全國第58個學雷鋒紀念日,由武漢市文聯定製,武漢泥塑非遺傳承人胡作林率徒4人歷時10余天製作完成的一尊玻璃鋼仿銅半身雷鋒雕像“落戶”武漢市育才第二小學。
被譽為“江城八怪”之一的非遺傳承人胡作林從事雕塑藝術30多年,在民間藝術界頗有影響,其作品多次在省市乃至世界各國重大活動中展出。近10年來,他先後製作了13尊雷鋒雕像贈送給學校。
“這尊雷鋒雕像高85釐米、寬55釐米,重約20公斤。(要製作它)第一步,要先扎骨架,用木料做一個比這個小的架子……”胡作林耐心地向師生們講解雕像的工藝製作程式,學生們聽得聚精會神。他說雷鋒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將這尊雕像送到學校是希望孩子們能將雷鋒精神傳承下去。
當天,育才二小組織開展了“與‘微愛'同行 以雷鋒精神建功新時代”的主題活動,以期學生向上向善,爭做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的好少年,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以實際行動傳承雷鋒精神。
該校優秀黨員教師杜曉燕講述了身邊的黨團員教師堅持用實際行動,生動闡釋雷鋒精神的志願服務故事:該校立德校區的黨員教師何京勇為行動不便的86歲退休教師孫偉英送飯菜,一送就是15年。今年,已到退休年齡的何京勇將這支“愛心接力棒”又交到了黨員教師向學軍的手中;在惠濟校區,在鄧芳和劉紅霞老師的倡議下,一群女教師自發組成“愛心媽媽團”,建立了“愛心援助群”,從2017年起,先後多次為武漢市福利院的殘疾兒童捐獻生活用品和文具,給孩子們送去愛的溫暖;得知惠中社群有個專門為勞動街殘障智障特殊人員開設的“陽光小屋”,從2018年3月5日起,學校青年教師志願者們開展定點助殘行動,每週一和週三,到陽光小屋陪殘障人士做遊戲,“同上一節課”,用溫暖與愛呵護他們的心。
在場的學生們被老師分享的“微愛”故事深深感染。
“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張定宇爺爺,是新時代‘活雷鋒'的最好代表。”該校三(3)班學生周俊辰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張定宇爺爺有了近距離的接觸。當談到武漢戰疫中為什麼會那麼奮不顧身時,張定宇爺爺告訴他,他們那代人都是讀《雷鋒日記》長大的。雷鋒有句話影響了他一輩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張定宇爺爺說,能夠被需要是一種幸福,能夠幫助別人更是一種幸福!所以,他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班級、在學校,在社群,在社會,像雷鋒叔叔那樣,做一顆平凡卻閃耀著光芒的螺絲釘。(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向潔 通訊員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