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的案件被退回補充偵查了,是不是就說明犯罪嫌疑人一定會判刑,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補充偵查的案件多種多樣,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案件不退補也可以定罪處罰,有的案件不退補無法定罪。
刑事案件退回補充偵查的原因是什麼?公安作為主要的偵查機關,在刑事案件的職權就是抓人和找證據,補充偵查的目的顯而易見是補充必需的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75條規定了檢察機關可以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最多2次,每次不超過1個月。
判刑的標準是什麼?刑事案件判刑的標準是"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換句話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所為,並且根據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退回補充偵查和判刑之間的聯絡是證據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分為兩類,我們以盜竊罪和詐騙罪為例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類:不退回補充偵查就定了無罪的案件。這類案件如果證據補查不到位,後期做不起訴的機率較大。
比如盜竊罪,目前犯罪嫌疑人盜竊200元已經證實,但是是否為入室盜竊並不清楚,需要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如果公安機關補查證據無法證實犯罪嫌疑人為入室盜竊,那麼犯罪嫌疑人盜竊200元並不構成犯罪。
第二類:不退回補充偵查能夠定罪的案件。這類案件只是缺少影響量刑的證據。
比如詐騙罪,已有證據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詐騙了5萬元,另外還有5萬元是否為犯罪嫌疑人詐騙所得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這就需要公安機關查清楚另外的5萬元是否能夠計算到詐騙數額之中。但是即使後來沒有補充到有效證據,法院依然可以認定犯罪嫌疑人的詐騙罪(認定詐騙5萬元的犯罪事實)。反之,如果公安補查能夠證明另外的5萬元也是犯罪嫌疑人的詐騙所得,那麼法院還是認定詐騙罪(認定詐騙10萬元的犯罪事實)。
總之,案件被退回補充偵查只能說明案件需要補充一定的證據,但是案件補充的證據既可能是定罪的證據,也可能是量刑的證據,定罪量刑均需要證據,但是案件也並不是缺少了某一個證據而無法定案。所以被退偵的案件與被判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兩者屬於不同層面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