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護我周全,我予你香甜,生命如白駒,幸而遇到你。
近日,山東淄博一位老人為感謝89路公交司機曾經的攙扶和幫助,連續10天給公交司機點外賣。3月3日,司機收到一份冰淇淋,附帶一張字條:“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點外賣了,生命最後我做了想做的事情,沒留下遺憾。”
據瞭解,從2月22日起89路公交司機們就開始連續收到外賣;最多的時候一天送來6,7單,美食不停地變著花樣,而下單的都是同一位老人。老人表示,她之前經常去附近公園,每次89路的司機們都會攙扶他上下車,讓她非常感激。老人的心意也讓司機們感到無比溫暖,表示尊老愛幼是職責所在,他們也想見一見老人當面致謝,卻不知道她的身份和住址。
只是,還沒來得及見一面,老人就已經離開人世了。
這本是一件不怎麼起眼的小事,但依然激起了媒體的關注,可見人們對於善良多麼的渴望。此事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發人深思,為何一次簡單的善意回饋,卻那麼引人注目?總的來說還是現在這種事太少了,即使這只是很小的一點溫暖,也足以溫暖你我,所以很快此事就上了熱搜。古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我們這個世界太缺乏對善意的迴應了,人們總說感恩,卻鮮有人真正去報恩。
社會真的太需要提倡感恩精神了。我們渴望一個知恩圖報的社會,然而經常看到的卻是如下新聞:
2,還有個事情,安徽有個老人因為收到的取暖器太費電而大罵志願者。還振振有詞,這不是我想買的,為什麼不可以罵人?筆者不想去批評一位老人,但是說到底,如果心底尚存感恩之心,是不會這樣做的。送取暖器原本是他人一片善心,也許是有考慮不周;作為受捐者,費電可以不用也可以轉賣,或者善意的提出意見,豈有反過來罵人的道理?
上面這兩件都是真實案例,筆者相信這些不是社會的主流,但肯定是某些人迴應善意的方式。如此自私自利,恩將仇報,豈不是讓好人心寒。
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是一種高貴樸素的情感,對世間萬物,都應心存感激。這是深藏於內心的一種品質,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社會就會少許多紛爭,多許多溫暖。很多善意不在於施予者如何實踐,而在於接受者能不能感受到並繼續傳遞開來。而當這種善意被認為是理所當然之後,感受力會變得越來越麻木。到最後稍微不能讓他們滿意就會倒過來責怪施恩者。兩相對比,淄博老人的行為就更顯得彌足珍貴。讓人們在冷漠中感受到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