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什麼是起床氣?顧名思義,在一晚上的睡眠以後,非自然醒來而滋生的怒氣。起床氣這種事可大可小,小至影響一天的心情,導致工作生活不順暢;大至影響生命安全。

起床氣到底在氣什麼,還會影響生命安全?不至於吧。不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2017年2月,14歲的初中生小勇正在安逸地享受著假期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某天早上八點多,小勇的母親王女士叫小勇起床,一起出門去外地。

喊了幾聲沒動機之後,小勇母親直接將小勇的被子給掀開了。小勇雖然醒了,但卻一臉怒氣,非常生氣地洗漱穿衣服。

小勇父母也沒注意到,當一家人正準備出門時,小勇突然一怒之下從12樓陽臺跳了下去。

所幸,清醒後的小勇抓住了防盜網,驚慌失措的王女士立馬報警,民警趕到後,才將小勇安全救出。

心理學上將“起床氣”叫做“睡眠慣性”,指“人在被喚醒後立即出現的暫時性的低警覺性、迷惑、行為紊亂和認知能力、感覺能力下降的狀態。”

它是睡眠被中斷後,由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原因所共同導致的結果。通常情況下,人在此時的意識非常模糊,很難控制自身的行為。

前面例子中的小勇。就是在認知紊亂的情況下做出了過激的行為。做出這種行為時,他並沒有認識到危害性,而是一種無意識的自然反應。

人的睡眠週期

人的睡眠不是一成不變的,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兩個階段交替迴圈。

當人處於“快速眼動睡眠期”時,大腦會極其主動、腦電波會很活躍,眼球飛速轉動,此階段的大腦系統非常活躍。

在這個階段,如果睡眠被外力強行中斷,腦內神經遞質的水平就會發生極速變化,導致個人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例如焦慮、易怒、大喊大叫等。

人在被強行喚醒時,生理狀況也會出現消極變化,例如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等,這些都是導致人產生激烈反應的生理基礎。

當一個人心理和生理都產生了過激的內部反應,自然表現出來的外部反應很激烈。

掌握了這個原理,我們就能明白,其實起床氣並不是誰刻意為之,透過調整喚醒睡眠的時間方式,起床氣一樣可以被治癒。

很多家長喚醒孩子起床的方式都太過激烈,要麼是直接強行打斷、掀被子、擰耳朵,要麼就是刻意製造噪音等。

這些做法看似很有效,但實際上是在加劇起床氣的激烈程度,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

很多媽媽覺得自己孩子起床難,是和孩子的品質有關,實在是冤枉他們了。

起床氣其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和孩子本身是否懶惰、是否有上進心沒有關係,家長們不妨在此問題上放鬆一點。

試著改善孩子的睡眠質量,仔細觀察孩子的睡眠週期,改變喚醒的方式,慢慢地培養孩子良好的起床習慣。

如果你不想在孩子的記憶裡留下一個粗暴媽媽的形象,請一定要仔細閱讀下面的方法。

建議喚醒的方式

不要掐點,提前二十分鐘開始叫孩子起床。提前可以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讓孩子有個逐漸清醒的過程,如此一來,孩子的情緒相對會平緩很多。

喚醒的方式不要採用直接拍打,動作輕柔一點,以免對孩子形成刺激。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或者廣播;借用香氣騰騰的早餐喚醒都可以。

透過這些方式,不僅能讓起床更有儀式感,也能讓孩子體會到媽媽的溫柔,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中國文化比較含蓄,很多人都在粗暴的環境長大,上一輩最喜歡批判當代小孩太嬌氣,他們當年怎樣怎樣也過來了。

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社會始終在前進,在往更文明更高階的方向發展,我們不能總用過去的狀態衡量現今的事情,更溫柔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更文明。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Alexia E. Metz (2018).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oys in the environment on toddlers’ play.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0, 78–87.

10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緊急!6旬老太散步,不慎墜落3米深枯井,全身無法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