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人歷來講究“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其實有大量關於孝順父母的事蹟和觀念。
而且,在中國,孝順父母不僅是私德的問題,而且還關乎公德。在當前,誰要是不孝順父母,那是要被周圍的人唾棄的。
在過去,養老的方式主要是依靠養兒防老,老年人與兒女共同生活,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顧。
然而在當下,養老的觀念已經有了變化,不少老年人為了減輕子女的壓力,開始嘗試集體養老、抱團養老以及社群養老等方式。
所謂的“抱團養老”,其所帶給他們的,不僅是一種新的生活模式,更是一種新的社交感受。
其中,這幾年抱團養老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選擇抱團養老的老年人認為,自己能夠和興趣相投的人一起居住,這樣做,不僅讓生活變得愉快,而且相互之間也能有個照應。
但是,抱團養老給老年人生活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給他們製造了不少的麻煩。

02
抱團養老,滿足了老年人的需求,也割裂了他們與家庭的關係
訊息釋出以後,社群中有3名老人報名了。
而且,他也跟以前的2個工友一同商量,拉著他們一起“養老”。
隨後,王大爺便和這五名志同道合的老人到了社群的老人之家,準備長期居住下來。
抱團養老以後,王大爺和這五名老人相處得很好,大家每天一起做做飯、下下棋、談談人生往事。偶爾,大家還一起外出旅遊。
原本,王大爺以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就這樣度過了。可是,沒過多久,一大堆的麻煩事找上了王大爺。
剛開始,王大爺的兒子拗不過他,同意他抱團養老。但是,沒過倆月,王大爺的兒子就嚷嚷著要王大爺搬回家去住。
原來,王大爺離家選擇抱團養老後,很多親戚都對王先生指指點點,認為王大爺選擇抱團養老,肯定是兒子不孝順他。
因此,兒子三番五次地要求王大爺回家。
但是,老年生活得到滿足的王大爺,再也不願意回到兒子的家中,活在孤單寂寞的生活中。
在一次又一次地爭執和吵鬧以後,王大爺和自己兒子的關係變得漸行漸遠。
在王大爺抱團養老一年以後,兒子來看自己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
雖然王大爺很多次都主動聯絡兒子,想要盡力修復自己和兒子的關係,但是都是無濟於事。
漸漸地,王大爺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在享受到抱團養老的好處的同時,王大爺也時常在想,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從而“拋棄”自己原有的家庭,這是否值得呢?

03
安享晚年生活,需要轉變現有的觀念
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幸福的晚年生活應該是由自己的子女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的。
不僅是生病有人照顧,就連心情鬱悶的時候也可以和左鄰右舍聊聊人生。
但是,現實卻是子女忙於生計,除了每個月遞上孝順他們的生活費以外,一個月也見不到幾次。
而小區裡陌生的鄰居,也使得他們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傾訴物件。
其實,破除這種困局的辦法並不是沒有。
近些年,我國養老院的修建數量不斷增加,相關社群也一直在宣傳新的養老觀念——到養老院養老。
可到養老院養老,真的靠得住嗎?不見得。
老人和子女們也都知道養老院的生活看似不錯,老年人在養老院有專業的護工照顧,寂寞了也有聊天的伴兒。
可實際上,在冰冷的養老院中,其實老年人活得比死還要難受。
但是,真正想送或者敢送父母到養老院的子女,其實也寥寥無幾。
關鍵原因是在於傳統觀念的束縛,以及高額錢財的花費。
目前,在很多人看來,將父母送到養老院相當於對父母不聞不問,嚴重來說,更是一種拋棄父母的行為。
在這種觀念和物質現實的影響下,子女不敢送父母到養老院。
況且,為了不給子女帶來輿論壓力,也不想自己活在冰冷的環境中,老年人也不會主動提出到養老院養老。

04
近幾年,我國老齡化現象愈發嚴重,養老問題的有效解決已經是迫在眉睫。
既然養老院養老孩子接受不了,老人接受不了,那麼,選擇“抱團養老”,真的就不行嗎?
就像是上文中的王大爺,他因為抱團養老而忽略了自己原本的家庭,讓家庭關係變得糟糕。
可以說,抱團養老在如今社會中,還存在極大地推廣阻礙。這種阻礙,不僅來自於家庭,還來自於社會的潮流趨勢。
而在某些情況上說,不管是子女還是老年人,要想解決養老的問題,不能只依靠國家和相關社群部門來解決。
要想讓老年人能有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子女,都不應該被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所束縛,而是應該主動接受老年人其他的養老方式。
吃得飽穿得暖,生病有人照顧,心情不好有人傾訴,子女心中時常惦記自己,這樣的晚年生活難道不幸福嗎?
至於晚年生活應該是在兒女的家裡過,還是應該在養老院過,亦或是與人抱團養老,這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要適合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