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時代的到來,手機等移動終端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其衍生品,驗證碼在日常身份識別、使用者註冊、交易確認等場景下的應用也愈發廣泛。而伴隨著電信實名制的普及,手機號碼及其驗證碼的專屬性也在不斷強化,已經與個體身份緊密捆綁,成為公民個人資訊的重要組成部分。資訊科技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也帶來了犯罪形態的不斷更新。傳統犯罪日趨網路化,犯罪手段花樣百出。
自2018年起,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老闆付某得知某接碼平臺運營對海量手機號碼及其對應驗證碼有需求,遂與某主機板製造公司股東唐某、賴某、王某合謀以此牟利。由付某編寫具有讀取、截獲手機號碼、簡訊驗證碼功能的木馬程式,利用唐某、賴某、王某分別擔任該公司硬體、軟體、銷售主管的便利條件,將上述木馬程式透過生產端植入手機主機板後上市發售。被植入該木馬程式的手機終端,只要機主插入SIM卡連線網路,手機號碼即自動上傳至付某公司資料庫。使用者使用該號碼提交相關注冊申請時,含有驗證碼的簡訊也會被即時截獲、提取、上傳至付某公司資料庫。付某再將接獲內容出售給相關平臺供下游使用者使用。經司法審計,付某等人以此共計獲取違法所得1400多萬元。
手機出廠時,主機板已被植入木馬程式
普陀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人付某等人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資訊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控制計算機資訊系統罪,依法均應予以處罰。
根據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及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分別判處付某等五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到四年不等,並處罰金二萬元至一百萬元不等。
法官提 示:當前網路犯罪發展迅猛,尤其是利用公民個人資訊實施網路犯罪日益高發,其獲取資訊的方式也日趨隱蔽,本案即為在硬體裝置的生產環節植入病毒程式,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的新型網路犯罪。此類犯罪侵害個人隱私,滋生大量中下游違法犯罪,社會危害巨大。
司法機關將繼續加大對此類犯罪的打擊力度,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移動終端的生產、流通、銷售等各環節的監管,規範資料的收集使用。
同時也要提醒社會公眾,增強個人資訊保護意識,務必在正規商場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移動裝置,在日常使用中加強防護,定期進行清理、防毒,不輕易向他人透露驗證碼等個人資訊。共同營造健康清朗的網路空間,守護群眾指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