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隨著城鄉居民老齡化的問題逐漸凸顯,居民上下樓梯不方便,業主要求增設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以老舊住宅較多的南岸區和渝中區為例,從05年起,當地規劃部門每年都收到許多增設電梯的申請和增設電梯的電話諮詢。不僅重慶主城區如此,像萬州、雲陽等區縣規劃部門每年也同樣收到過相關的增設電梯申請和諮詢。

舊房想要裝電梯,對於住在高樓層的住戶來說肯定是樂觀其成的。不僅自己每天可以優哉遊哉等著電梯接上送下,再也不用爬樓爬得氣喘吁吁的,而且對於有老人的家庭來說,安裝電梯也更為便捷。但是對低樓層的住戶來說可就弊大於利了,自己就住在一樓,上幾個臺階就到家了,安個電梯在門口採光不好,噪音也大,還要出電梯費,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基於老舊樓房高層業主安裝電梯的呼聲越發強烈,而低樓層住戶卻因為安裝電梯與否意見不統一。其實,自2015年開始我市規劃部門就已經啟動了研究制定老舊住宅增設電梯的管理辦法。市規劃局經市政府批准,早就正式出臺了相關的解決方法,其中重慶出臺規則中寫道:老舊小區住宅樓可申請加裝電梯。

根據《重慶市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中的相關檔案表示,“主要解決我市沒有配電梯的住宅居民出行需求為主。在適合範圍上限為初始取得房產權證滿10年及以上的住宅。還表示鼓勵業主自籌資金解決,自籌資金不足的,經本物業管理區域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佔總戶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並簽訂加裝電梯協議,可以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含房改房的住房公共維修基金)。”同時該檔案並未要求區級財政對老舊住宅增設電梯補貼的50%。

這樣一來,之前的老舊房想要“改造”的問題就破解了。

一是解決了無審批依據的問題。增設電梯屬於擴建行為,但根據《辦法》的出臺,完善了增設電梯中的相關法律依據,對老舊住宅增設電梯的申請主體、審批條件等等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二是解決了業主之間意見不同協調困難的問題。由於小區業主眾多,不同樓層對於電梯的需求不一樣,《辦法》中除了要求達到“本單元總建築面積、總住戶兩個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才能申請以外”,還需要街道辦事處、社群居委會基層的共同協調工作,才可以實現增設電梯的目的;

三是解決了業主往返於多個部門“辦事難”的問題。《辦法》本著高效便民原則,實行“一站式”的辦公會審程式,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土房管、建設、消防、質監等部門對電梯設計施工圖進行會審。對於是否可以批准,在會審會上基本可以現場確定,以免申請人在不同部門之間來回跑路。

1,出資,維保費用合理分攤。對低樓層住戶來說,加裝、維護電梯的費用誰來出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主要“矛盾點”,把前期的加裝電梯費用和後期的電梯維護落實好,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2,電梯資金使用透明化。在安裝完電梯後,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管理電梯,設定相關職位,管錢管人管事都做到公開透明,同時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執行,讓低樓層住戶不再有後顧之憂;

3,鄰里鄰居間多一分互相理解,凡是願意裝電梯的使用者適當地補償一部分費用給一樓的使用者,也算是給他們的一種物質安慰和心理安慰吧。

除此之外,你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8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網約車線下私自攬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