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這是小八在2021年,為你推送的第7篇文章。

#23歲女生在貨拉拉車上跳窗身亡#

今天聊一聊這一條熱搜事件,

就在前幾天,此事終於也有了結果。

根據警方通報在整個過程中:

車內沒有打鬥的痕跡,受害人衣褲完整,身上沒有搏鬥抵擋傷痕,指甲、衣褲裡面也沒有司機的DNA。

11公里的路程,成了女孩永遠到不了的彼岸,

也讓司機背上了一條人命。

1

司機無心害人,但為此付出了代價:

他偏離航線是為了節省時間,為了搶接下一單,僅僅是為了賺錢,

他並沒有對這個女孩有什麼圖謀不軌的想法。

他甚至在女孩探出身子到窗外時,用了輕踩剎車減速打雙閃的方法,

開過車的肯定知道,這時候踩急剎,很大可能就把女孩甩出了窗外。

女孩出於警惕自救,可意外喪生:

在大晚上的,司機偏移路線,問他又不回答,而路上人流稀少,黑燈瞎火,

別說女生了,就算換個男生,心裡多少也會有點犯怵,

尤其在過往諸多惡性事件裡,因為司機偏航而造成的慘劇,女孩應該有所耳聞。

其實,這兩個人之間最大的矛盾,是一個想多賺點錢,一個想省一點錢。

司機想多賺一點錢,所以兩次提出付費搬運的服務,在沒達到目的時,心生怨氣。

而女孩,是想省一點錢,兩次拒絕司機,並且用36分鐘獨自搬運物品上車。

如果她順利下車,卸運物品想必也要花不少的時間,超過了司機所說的平臺規定的40分鐘等待時間。

擔心被罰錢,這才有了後面的司機抄小路,趕時間,所以在車輛偏航時,他沒有理會女孩的質疑。

站在他們各自的立場上,從他們各自的情緒出發,誰也沒有錯但悲劇就是發生了。

2

真相公佈的時候,一開始指責司機是兇手的人,終於消停了。

但偏偏在這個節骨眼,網上出現很多對女孩的指責和抨擊。

各類平臺開始出現“反轉”的字眼,輿論拋開司機和女孩的對錯,開始從女孩的職業下手了。

就在前幾天,某平臺上有人把貨拉拉女孩生前的職業扒了出來。

這些人順藤摸瓜,根據死者親屬背景、聊天記錄溯源,懷疑女孩從事某網聊平臺的HR,本職工作就是招聘主播,而公司是她叔叔的,屬於灰色產業。

隨著有人不斷在質疑:

“不可能,一個大專剛畢業的女生怎麼能月入兩萬?她一定是騙子或者在做不正經的工作!”

最後他們得出了一個自我滿足的臆想:

長沙月入兩萬的23歲女孩,很大可能在做“殺豬盤”,專門僱傭女孩子騙男人的錢。

發展下線釣凱子禮物提成,被耍的男金主就威脅要報復她,所以她對男性很有戒心。

正常人,怎麼可能司機什麼事都沒幹,自己就先嚇死了。

他們撒起歡來慶祝,歡呼辱罵,向大家展示:你看,我就說這個女的不是好東西。

後來經查證,這群人所謂的證據完全就是牽強附會。

有博主發現貼吧那篇所謂的爆料原貼是盜的,還加上了不少情緒引導,煽動意圖明顯。

女孩生前供職的長沙星圖公司,和那款直播軟體,其實看不出任何關係

女孩叔叔在長沙星圖,網友扒出來的那款軟體卻隸屬於海南豪方,雖然不算天南地北,也足足相差兩千裡。

3

小八無意站隊任何一方,只覺得這件事,是一起不折不扣的悲劇,

並不存在加害方,也不存在受害人,而是不溝通,情緒累積導致的。

女孩是無辜的,她不過是想保護自己罷了;

司機也有苦衷,他的本意不是害人,卻間接性造成了意外的發生。

但一連串對女孩子的指責和抨擊,值得我們深思。

肆意指責的人大多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評判,這不僅不理智,還有欠妥當。

因為他們始終無法共情女生心中的恐懼。

他們不知道,一些女孩獨自乘坐電梯時,碰到陌生人都不敢先按樓層,她們會等對方按了,自己再按;

他們不知道,一些女孩從來不敢給網上預約的服務差評,比如電工師傅、清潔阿姨、開鎖大叔......

他們不知道,一些女孩收取快遞的時候從來不下樓,也不寫真實的姓名,連電話都是加密的,快遞員需要轉播才能聯絡到她們。

這是因為,她們害怕被尾隨;害怕被打擊報復;害怕被威脅恐嚇。

心理學上,有一個叫“證實性偏差”的現象,它指的是我們很容易基於自己的經驗和感受,去判斷別人的行為。

當自己沒有經歷過某些恐懼的時候,就無法理解當事人的行為,主觀臆斷,產生偏見。

如同很多人認為,涉事女孩只是太敏感罷了,要是少想一點該多好。

可現實真的不會像想象的那麼輕鬆。

只有身處其中,才能瞭解當下的恐懼。

而這些基於個人認知的判斷,早已脫離事實,變成了一種“叉著腰、置身事外”的猜測和妄想。

4

從前我們看到類似的新聞,都希望女孩們可以早些跳車而逃;

可以不點那趟外賣;

不坐那趟電梯......

現在女孩有防範意識了,我們卻指責她想得太多。

emmmm,就,挺雙標的。

諸如拍車牌照、後按電梯樓層、不留真實電話的行為,不是女孩矯情,

是一次次惡性事件的發生,才讓人變得警惕,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

其實小八一直想要一個女兒。

可是我害怕,因為我教給她的東西,永遠不夠應對這世間所有的險惡。

當我看到這個事件,我只想對我以後的女兒說一件事:

不要在獨自和陌生人接觸的時候激怒他,任何時候自己安全第一。

雖然本案件中,司機看似只是想多賺錢的普通勞動者,本身也沒有存在惡意。

但我們確實無法預測我們是否會遇到“垃圾人”,我們只能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

當遇到可能危及安全的情況時,寧願放棄爭執,第一選擇安全。

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悲劇的主角是不是自己。

我們只能更加警惕,更加小心,多些建議,少些無謂的抨擊和批評。

但,惡會因為你的警惕和小心消失嗎?

答案是:不會。

——全文完

10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貨拉拉女孩”去世36天后,他們說她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