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本事別生孩子!"一詞徹底觸發了福斯的神經,引發網友熱議。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一架吉隆坡飛往武漢的航班上。因為孩子不停哭鬧,有年輕乘客喊話孩子媽媽"全飛機就你家孩子在哭""管好孩子"。
孩子媽媽怒而回懟:有本事你們一輩子別生孩子。
事後孩子媽媽解釋說,她一直在試圖想辦法哄孩子,可沒能哄住,本來就很焦慮,乘客一喊話,她就忍不住回懟了。
對此,許多網友開始責備這位媽媽:孩子這麼小帶出來坐飛機幹什麼?
更有甚者,戲謔的指責:"屁大點孩子沒病帶出去那麼遠幹嘛?讓他哭?"
帶個孩子能有多難?孩子哭了抱起來哄一下不就好了嗎?這大概是所有沒親自養育孩子的人的本能反應。
可只要經歷過獨自帶娃的艱辛,絕不會有人認為養孩子是件輕鬆事:
沒生要被催生,生了要養,養了要教,每個環節都像升級打怪,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從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弱女子,到單手抱娃也能換燈泡的蓋世女俠,只需要生個孩子就夠了。
1.有一種艱難叫媽媽姚晨曾在電影《找到你》,說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無論選擇哪一天路,都不好走。是啊,無論哪條路,對於媽媽來說,都是荊棘遍佈。
《2018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資料顯示:高達60%的全職媽媽希望重入職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與社會脫節。
這背後暗含著全職媽媽身份不被重視的現狀:她們更像是家裡的免費保姆,孩子的吃喝拉撒,家裡的上上下下,有一樣沒打點好,就是十惡不赦。
因為是媽媽,所以所有人都可以因為孩子指責她;
反觀職場媽媽的現狀,雖然表面光鮮,實際更是舉步維艱。除了要面對工作中的難題,對家庭的兼顧,更需要媽媽們付出更多倍的努力。
主持人楊瀾是一位典型的職場媽媽,每每聊到孩子她都倍感歉意。
她曾提到只要在出差收拾行李的時候,就會自責對不起孩子。
沒等到別人的指責,自己的負罪感就先剿滅了自己。
因為是媽媽,所以不管是怎樣的狀態,所有的重心都必須是孩子。這是連媽媽自己都預設的生育規則。
劉曉慶曾說: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個有名的女人難上加難。可她忽略了,這個世界上最難的群體,是做了媽媽的女人。
拉格蘭·蘭達是五個孩子的母親,她其中一個孩子患有自閉症和罕見癌症。她每天的生活除了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就是帶著患病的孩子去看醫生化療手術,頻繁往返於家與醫院之間。
時間於她而言根本不夠用,也因此無暇顧及家務、修理院子裡的草坪。可她的遭遇非但沒有得到同情,還引來鄰居的不滿。
鄰居給她寫信指責她家的花園過於礙眼,要求她多花些時間裝修房子的外觀,以便他們更好的銷售出去周圍的房子。
即使這位媽媽身陷絕境,依然會因為她,沒有先利他人之便而橫加指責。
因為是媽媽,所以是一切的原罪。
2.有一種弱勢群體叫孩子曾有網友分享過帶娃出門的經歷:
孩子睡著了不小心踢到了隔壁的女乘客,朋友剛要說對不起,女乘客就動手惡狠狠地打了一下孩子的腳。
可笑的是,朋友的孩子才不到十個月。她把這段經歷發到網上尋求安慰,特意解釋了一下孩子的小月齡。
可依然一堆人指責她對孩子疏於教導,甚至把她的孩子比喻成狗:孩子出門不規矩就跟出門不給狗系狗繩被人打一樣。
追根究底,媽媽被苛責的根本,是因為大家對孩子的容忍度幾乎降至冰點:但凡稍微調皮一點的孩子,世人都會將其貼上熊孩子的標籤。
而熊孩子的臉譜化,也讓許多媽媽變成驚弓之鳥:
不帶孩子出門會被指責禁錮孩子的自由,帶孩子出門又會被要求一定要乖巧懂事、不擾他人,否則就是沒素質、十惡不赦的熊家長。
稍有不順意,就開始指責謾罵:"你媽不管你,我幫你媽來管你。"
可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他們不可控、不懂規則。
近代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針對兒童道德判斷和道德觀念做了大量研究,他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有序的階段:
(1)前道德判斷階段(2-4歲)(2)他律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5-7歲)(3)自律或道德相對論階段(8-11歲)(4)青少年時期相當於形式運算階段這意味著只有5歲以上處於他律階段的孩子,才能通過他人的反覆提醒對規則有輕微的界限意識。
而處於前道德判斷階段的孩子,各方面的發育都未完善,語言及情緒表達能力受限,導致他們很難像大人一樣完整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當他們對人對物對環境無能為力的時候,通常只會用哭來表達恐懼與不安。
哭,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更是生命之初最本能的反應。
如果在此時,媽媽們還不能得到理解和包容,反被孤立指責。試問,誰還敢輕易帶孩子出門感受這個世界?
別讓你的冷漠,毀了一個孩子的天性;
更別讓你的無情指責,毀了一個母親的信念。
如果不能給予幫助,至少請多包容。
3.有一種包容叫將心比心回到嬰兒飛機哭鬧被指責的事件上:對於尚在襁褓的嬰兒來說,哭鬧是常態,盡力安撫是父母的職責,但包容弱小亦是情感共識。
每個人都是從嬰兒長成,最後都有會成為家長。今天你如何苛責別人的嬰兒,明天別人就怎麼苛責你的孩子。
世界紛紛擾擾,沒有人可以自我隔離,不麻煩他人。
海之闊,因其包容每一滴水;
山之雄,因其包容每一粒石;
森之茂,因其包容每一棵木。
這個社會之所以豐富多元,就是因為它的足夠包容。
知乎有個問答:關於包容,什麼是真正的包容?
其中知友@張斌這樣回答:
"你做了件我不同意的事,我咬咬牙憋了,嚥到肚子裡,這是忍讓。
你做了件我不同意的事,我覺得你這麼做必然有自己的原因,甚至是因為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才導致你做了這件事情,站對方立場想想,這是包容。忍讓終會碰到導火索,包容能使大家走更遠。"
包容不是一味忍讓,而是學會換位思考,共情他人的遭遇,然後適當諒解。
對於情有可原的發生,我們需要包容,對於可控而惡意為之的事,我們也絕不忍讓。
近日,一名家長在書店帶著孩子與人拼桌。期間孩子吵鬧影響到了他人,在書店寫論文的小姑娘便善意提醒孩子,讓其小聲一點。
沒想到這位家長卻當著孩子的面,全程爆粗口謾罵女孩,包庇助長熊孩子的惡劣行徑。
雖然這位家長看似贏得了勝利,趕走了女孩。可通過網路的發酵,大家都為她的孩子今後的教育感到擔憂,也對她的惡劣行徑感到不齒、無法認同。
包容不等同於縱容。
任何可控的事件,如果無視規則,縱容它的發生,那就必須承擔後果。
飽含善意的包容心固然可貴,但爛好人式的縱容忍讓亦不可取。
寬容有尺,忍讓有度。
處理好包容的邊界,理解情有可原,斥責無理取鬧,亦是我們走向社會進步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