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想開外賣?我勸你找個廠上班

編輯/ 流 星

靠近一條被稱作“外賣街”的商業街,主幹道上比行人更多的是拎著外賣火速趕往下一家,或抓緊空閒時間小憩片刻的騎手。

隨著騎手的往來路徑,走向更深的地方,則是那些隨手開啟外賣軟體就能看到的“明星店”。

在這裡,懷揣著小小夢想的年輕人,投入辛苦攢來的十幾萬後血本無歸地悻悻離場;和朋友合力開店的中年人,因為實在難有盈利而分道揚鑣,最終一人苦苦撐著一間被視作“理想”的店……既不同又相似的煩惱整日在“外賣街”上交替上演,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他們都只覺得做外賣是個只能用“搖搖頭”來概括其中心酸的行當。

另一群人口中,外賣卻又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三五萬元加盟開店,又或者繳納1萬元“保證金”,就能拎包“入駐”的外賣基地,都在伸手招攬著所有看不清這個行業虛實真假的門外漢。

只是解開這層神秘的面紗,外賣行業除了時常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的平臺商戰、衛生安全、騎手保障等問題之外,其實還有更多藏在角落的隱秘……

實地暗訪:豆漿粉當現磨豆漿賣,炒飯店在修腳店旁

約莫下午5點,夾在寵物店周邊的外賣店開始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從外面看,好多店鋪都會在門口堆上摺好的紙盒和外賣袋,又或者把送來的菜品擺在門口,操作檯往往是在最深的地方。

仔細留意,整間店面裡並沒有一臺豆漿機,但在一個棒棒糖桶裡,卻裝著一樣的粉末,看起來和網路上售賣的豆漿粉十分相似。

左為收到的外賣實物,右為店內製作環境

更重要的是,門店裡的實際環境中,無論是豆漿瓶還是南瓜粥都是以沒有遮蓋的狀態敞開擺放,很難避免周遭的蚊蠅完全不會汙染食物。

商家:不在用料上動手腳,就難賺錢

兩年前,楊宇川辭去了在浙江某酒店擔任糕點師傅的工作,回到西南某地,和多年好友一起開起了一間甜品店。彼時,楊宇川所接觸到的甜品店同行,無一不是笑著把這個行業當做下半輩子的固定營生,既體面又賺錢,算得上是門好生意。

許多人告訴楊宇川,做外賣平臺,比做堂食更掙錢,還可以把門面租得更小一點,省下來的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利潤。但真的一頭栽進來之後,楊宇川卻堅定地認為“純做外賣最後只有‘死路’一條,把堂食做好才能真的賺到錢。”

見到楊宇川的時候,他身上穿著一件印有“xx大飯店”的白色廚師服,那是他在浙江工作時的工裝,時至今日,他還是喜歡在工作的時候穿上這件衣服,頗具儀式感。

每天早上8點過,他準時到達店裡,分雞蛋、製作蛋糕胚、打奶油……常規的一套流程準備下來,往往已經中午12點過。只是這麼長時間裡,店裡用來作外賣訂單提示的音響,始終不吭一聲。

“如果我告訴你,我現在這個店只夠基本開銷,根本掙不了什麼錢,你會相信嗎?”去年,因為店鋪盈利實在困難,朋友撤資退出,楊宇川咬了咬牙自己堅持扛下,並且開放了堂食,不再侷限於外賣業務。“現在每天外賣加跑腿也就十幾單,基本還是靠堂食掙錢。”

在楊宇川看來,純做外賣的店鋪,一要捨得燒錢,拿到一個好看的排名,二要拼命地降低成本,才能在各項高昂的開支之下保留利潤。

鷹牌面粉、安佳淡奶油、總統黃油、韓國幼砂糖等材料是楊宇川堅持不改變的高成本原料,但他曾經試著挨個點了周邊甜品店的外賣,發現大多原材料都用得很差,普遍是植物奶油和普通麵粉,不過卻有不少店鋪依舊在外賣平臺上強調“只使用動物奶油”,只是部分消費者難以辨別。

在這條街上的兩年裡,楊宇川周圍門面的商戶換了又換,那些浩浩蕩蕩地來,又灰頭土臉地離開的人,總是出奇的相似。

“外賣街”整體環境堪憂

楊宇川和他們在沒生意的時候,總會互相攀談幾句。有的人引入了機器人炒菜,第一個月就投入了15萬元,但後續燒錢的費用無法支撐,為了壓縮成本,只能換成更差的原料,最終導致客戶差評過多,只能關店;

有的老闆每天訂單量不足百單,但卻靠著刷量、燒錢的方式營造出了一副生意興旺的樣子,收割一大筆加盟費之後,關店休息;

還有的直接找物業開證明,拿到兩個地址,獲取了兩張不同的營業執照,接著在平臺上開出多家店鋪,或申請降低平臺扣點,或多平臺增加曝光。

這些看不見的隱秘操作,在楊宇川看來,不過是外賣商家的常規操作,大家早已見怪不怪。平日裡,楊宇川也幾乎不會點外賣,“周圍商家的廚房環境和用料我太清楚了,賣麻辣鴨架的,進價幾毛錢一個,絕大多數餐館都是用便宜的凍貨。”楊宇川說這段話時,幾次欲言又止,但話裡話外總是透露著一股嫌棄的意味。

面對所有想要做外賣的人,楊宇川始終只有一句勸告: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資金準備,就別進來。面對長期點外賣的人,楊宇川也建議:點貴的、點有堂食的大品牌,才會好一點。

刷單團隊:可套證、可刪差評、可刷量,有錢解決一切問題

“10個店鋪9家刷單,刷單不光是刷好評和銷量,還要增加店鋪的基礎流量,提高下單轉化率和進店率。”在一位外賣店主看來,刷單不過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潛規則罷了。

“刷爆品很重要,做好前期的銷量、好評,後續才會順利。”小馮說道,“前期不用太多,根據時間來慢慢刷是最穩的方式。可以第一週做鋪墊,後面2至3周開始做爆發。”

小馮的方案名稱是“3355577”,其中內涵著第一週的刷單量,即第一天刷3單、第二天刷3單、第三天刷5單、第四天刷5單……以此類推。第一週總共刷35單,再加上十單好評和到店自取兩單。該套餐原價265元,目前的折扣優惠價是240元。

同時,小馮建議同時開放多個平臺,多邊刷量,以便在前期營造出聲勢,福利多、後續也有保障。

此外,還有號稱擁有萬名員工的刷單團隊,專門為商家提供各大平臺的差評處理服務,處理之後商家的店鋪評分可以直線上升。甚至還提供一店多開、平臺店鋪翻新、無證開店等服務,以及直接接手商家店鋪,負責日常代運營、美化,承諾商家每天都會爆單。

刷單團隊表示,幾乎沒有他們辦不到的事

還有團隊可以幫商家掛靠品牌,扣點低、保底低,還強調“當地業務員管不到”。如果店鋪做得太差勁,可以選擇“老店翻新”,不用辦新證,就可以重新開新店,刷單團隊把這叫做“重新活一次”的機會。

這些刷單團隊往往會如小馮一樣,主動提出“店鋪坑位計劃”,讓商家相信幾天之內必爆流量,還會表示刷單皆是真人精刷,避免封店風險。

不過例如套證開店的操作方式,刷單團隊會提醒商家,這需要提前向當地客戶經理報備,否則就會有被舉報的風險。這個模式常常用於那些沒有資格證,又想要快速開店的人,1500元的費用在開店成本中也並不算高。

但這名店主同時表示,“可能這本來就是場金錢遊戲,長期刷下去,加上餐品質量穩定,可能會給生意帶來起色。但本來經營難度就大,還要加上這筆不小的長期額外開支,很多店鋪都吃不消。”

新套路:“加盟”、“共享”包裝下,割韭菜本質不變

消費者對外賣的信任感逐漸降低,商家們也是一臉叫苦不迭,但在有一群人口中,外賣卻依舊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做招商工作的吳經理,在向加盟商介紹時,反覆提到“肯定賺錢”這個說法。在瞭解過程中,吳經理表示,他們的加盟費用最低只需3.5萬元,包含品牌加盟費和選址指導、經營指導等。

根據選擇剁椒拌蛋、小碗菜、炒飯、套餐飯、滷味小吃等不同種類的配方,加盟費用有所不同。並且一旦取得區域旗艦店的資格,後續可獲得經介紹順利開店的客戶的加盟費返點。

即便是選擇最低標準加盟,也不賺取返點費,在吳經理看來,盈利依舊很輕鬆。“除了滷汁需要向總部採購之外,其他的配菜都在本地採購。一份飯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到3元之間,但售價是十幾元。”吳經理表示,努點力,一個月賺上萬元不是問題。

更重要的是,店鋪開業後的前三個月,品牌方一直告訴朱越然,“刷單特別重要,不然排名和評價都拿不出手,誰會主動點單?”燒了五六萬元之後,朱越然還是沒有看到起色,店鋪每天的真實單量只有20單左右,但朱越然仔細計算過,每天的訂單量必須上兩百單,才能保本。

後來,朱越然才摸清楚,原來自己加盟的這個品牌,連其總店的生意都很一般,平臺上的銷量大多是靠刷單,然後營造出一種假象,吸引加盟商,最終賺取的都是加盟商的錢。

燒到第四個月,朱越然無奈地轉讓了店鋪,“做外賣加盟幾乎等於被割韭菜,與其花這個費用,不如自己研究推廣規則。即便是真想加盟,也要弄清楚,加盟商究竟是提供技術、裝置,還是隻提供一個可以套用的招牌。”

盯上外賣這門生意的,還有其他人。

這類店鋪號稱“萬元開店,拎‘刀’入駐”,相比傳統外賣店需要自付轉讓費、房租等費用,外賣商鋪提供共享廚房、原料採買等服務。簡單來說,入駐使用者只需3000元每月的租金加上一萬元的入駐費用和一定的保證金。

“新物種”外賣商鋪、外賣超市

這看上去是一種對新手十分友好的經營模式,商家自己需要承擔的費用和風險都大大降低。

但殘酷的是,理想總是比現實易碎。

據這位店主觀察,這間外賣商鋪從去年到現在投入超200萬元,但目前店內的三個外賣品牌皆是平臺自身推出的,“連自身都難保,還談什麼幫助。”

整個外賣行業,都如鏡花水月般,虛實難辨。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多數人提起外賣,可能就想起那些被媒體大肆渲染的與顧客產生衝突的外賣員、外賣裡吃出異物,讓人擔心食品安全。但那些隱身於平臺背後、消費者難以面對面打交道的商戶、資料操縱者,實際才是外賣生存遊戲下的另一主角。

他們一起構建出了真實的外賣版圖,這樣的現實之下,除了加強對外賣食品安全的管控,商戶資料、執照的真真假假也需要更加嚴格的核實。

這不僅是消費者的期待,像楊宇川、朱越然這樣的商家同樣如此,他們把這間小小的外賣店當作一個值得苦心經營的夢想,他們不甘心就這樣輸給那些刷流量、刷好評、以低成本衝高銷量的“人民幣玩家”。

離開店面的時候,楊宇川還叮囑道:“外賣真別碰,隨便找份工作都比做外賣強……”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使用姓名皆為化名)

7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黃島那些事兒:“牛氣”馬路的“堵”與“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