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開發區道路名字的特色:“江“與“山”

熟悉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開發區)情況的朋友都知道,這裡的大部分道路是以“江”(河)、“山”命名的,一說某某“江”路,即使不知道在什麼位置,也知道是東西走向的;相反,如果是什麼“山”路,那肯定是南北走向的。有兩句“順口溜”:“‘江’、‘河’東西走,到海不回頭;迎面一座‘山’,南北縱向穿”,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江山中路的保稅區路口

山有大有小,江有長有短,不管人或物,名字必須符合“身份”。於是開發區的民眾發現了一個規律: 以“江”、“山”命名的道路,是大路配大“江”、,“山”,小路配“江”、“山”。如果有“名實不副”的,便要改名字、“正名分”,正如秋翁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香江路和長江路的改名那樣。

江山中路汾河路口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條路偏偏“僭越”規矩,一個名字把“江”、“山”兩字一下都佔了,大有“一統江山”之勢。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江山路。有人要問: 開發區道路那麼多,為何獨有這條路如此“牛氣”?

答曰: 事皆有因,江山路“牛”,“牛”得有道理。

前灣港路立交橋,江山路擁堵的終結者

江山路何以那麼“牛”?

話說1992年10月黃島區與開發區兩區體制合一的時候,轄區內只有黃島、辛安、柳花泊和薛家島4個街道辦事處。您若開啟地圖,會看到江山路正處在開發區的南北中軸線上,把四個街道辦事處一分為二,是縱貫開發區全境的唯一通道。

我1996年剛到黃島那會兒,黃島連線濟南、青島等大城市的主要通道,是膠州灣高速公路。外地車輛經高速公路來黃島,出管家樓出口,首當其衝的,就是江山路。

開發區江山路位置圖

沿江山路向南,到淮河路。左拐是“大煉油”,右側是還沒搬遷的管家樓。直行,到黃河路,這裡是開發區的地標之一新街口。新街口左拐去前灣港、老黃島,右轉去辛安、柳花泊和小珠山。直行,道路兩側有雙星、海信、澳柯瑪等國內著名企業的廠區;繼續前行至前灣港路,向左前灣港西門,向右直通開發區的大片工業園區。再向前,左側是尚未開發的溼地(現五菱廠區),右側是世界“五百強”的韓資企業SK等。

新街口北鐵路小區,秋翁曾居住於此

直行到達齊長城路的東端,可以看到齊長城烽火臺遺址。直行到達開發區的開放前沿——保稅區。再向前依次是長江路(現香江路)和錢塘江路,當時開發區的行政中心、商業金融中心和教育中心都在這裡。那時南邊的金沙江路(現長江路)還沒有修建,不記得江山路是否曾在此止步,不再前行?它何時一路向南,直達後來修建的濱海大道,也不得而知。

齊長城烽火臺遺址

江山路就是這樣,由北而南,像串“糖葫蘆”一樣,把開發區的橫向道路和沿線的企業、機關、學校,以及居民生活區連線在一起,成為全區版圖的“脊樑”和“動脈”。這樣一條大道, 可見“江山”二字,它不但完全擔得起,而且非它莫屬。

處於江山中路的自貿區夜景

怎一個“堵”字了得

正因為江山路的南北“大動脈”性質,隨著開發區的快速發展,這條主幹道也一直處於“堵”與“疏”的“博弈”當中。對此,每天上下班往返於江山路南北的我,對此深有體會。

剛到開發區的時候,我曾驚異於江山路的“奢華”。對向8車道的馬路,車輛稀少,有些“冷清”。缺乏遠見的我們甚至懷疑:車輛這麼少,這麼寬的馬路,是不是有些浪費?

新街口,開發區第一座立交橋

PS:那時從管家樓到鐵路小區南邊的辛安後河一段的江山路,西側有一條水溝,不知從哪裡來的水,整日由南向北不知疲倦地流淌。不深的水溝裡,竟然大有“乾坤”,常見有人在裡邊下地籠子,收穫些黃鱔、蝦、蟹等。猶記得一次雨後水大,我單位一位青年職工,在鐵路小區大門前的一個小瀑布處抓了不少魚,一時成為新聞。那時的江山路留給我的印象是: 路寬車少,路邊有溝,溝裡有魚。

齊長城路立交橋

曾幾何時,開發區的車越來越多,寬闊的江山路竟然開始堵了起來!為了保證這條大動脈的暢通,政府開始對馬路進行一輪又一輪地改造。厚厚的水泥路面被翻了起來,換成了柏油路面;路邊的樹和小河溝沒有了,馬路拓寬成了雙向10車道。

嘉陵江路口立交橋,遠處為濱海學院

可是還是堵。哪裡最堵?管家樓高速路口。那時還沒有青蘭高速和疏港1號、2號線以及疏港高架路,膠州灣高速的黃島出口就在今江山北路與淮河東路路口向北不遠處,膠州灣高速稍一“感冒”,管家樓一帶的江山北路立即“發燒”,車輛堵得密密麻麻。

網路圖片

最苦的是由江山路向淮河東路轉彎的車輛,被卡在路口以南,常常幾十分鐘動彈不得。我們鐵路黃島站乘班車上下班的職工,當被“卡”在這裡的時候,為了趕時間,只好下車開動“11號”以急行軍的速度奔赴崗位接班,對此體會最深。

網路圖片

邊“堵”邊“疏”的二十年

膠州灣高速出口的北移,使江山路與淮河路交叉路口的擁堵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但最後解決問題的,是這個路口立交橋和疏港高架路的投入使用。自這兩項工程開通以後,我沒有再看到那裡發生車輛擁堵。

淮河路立交橋,右前方為橫跨的疏港高架路

上述路口的擁堵與疏通的過程,是江山路這隻“大豹”的“一斑”,由此可以想象其它路口“堵”與“疏”的情況。自1996年以來的20多年,我經歷了這條最“牛氣”的主幹道上 ,先後修建了黃河路、齊長城路、嘉陵江路和前灣港路等,共5座立交橋,徹底解決了江山路的擁堵問題。現在,這條開發區最寬闊的大道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新建的前灣港路立交橋大氣、美觀,成為了開發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給這片城區增添了現代化的氣息。

前灣港路立交橋是江山路的“顏值擔當”

請大家一起為它“立傳”

行文至此,我深深為自己的無知和健忘而苦惱。如果能夠,我應該詳說這條路的修建、面貌以及演變過程,給讀者朋友呈現一份江山路的“畫像”或履歷。然而我不能。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不是社會生活和周邊事物的記錄者,而僅僅是一名記憶力很差的匆匆過客而已。對於江山路,我除了在新街口北的鐵路小區住過一年半,在辛安南河裡釣過一次魚(沒釣到)之外,它就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正如一個單位裡的同事,雖然天天相見,卻無更多瞭解。在此,我只能說聲“抱歉”!

網路圖片

香江路口夜景

13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植樹節|春分十里,綠滿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