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觀瀾河,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然而在深圳,當地人提起觀瀾河卻愁容滿面,主要是因為這條河的水質汙染問題非常嚴重,甚至還曾給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觀瀾河起源於深圳市的中北部,屬於珠江流域的東江水系。觀瀾河流經深圳和東莞,全流域面積為1249平方公里,流域內主要包括觀瀾河干流、14條一級支流、11條二級支流以及5條獨立支流,是深圳的6大河流之一。
觀瀾河生態治理規劃圖
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觀瀾河的生態環境就已經“病入膏肓”了,幾乎所有經過城區的河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水質惡化非常嚴重。在龍華河、坂田河、大浪河等支流,河水嚴重發黑髮臭,透明度很低,成了人們口中的“臭水河”。
觀瀾河的“汙染病”如此嚴重,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觀瀾河屬於典型的雨源型河流,雨水是河流的重要補給水源,但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區,周圍的生活垃圾等汙染源就會隨著雨水匯入河流中,進而導致面源汙染。另外,珠三角地區排水管道建設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在降水期間很容易出現雨水、汙水同時入河的現象。
上圖中,黑色線條指示黑臭水體,紅色線條指示重度黑臭水體
其次,觀瀾河沿岸有1380多個排汙口,由此帶來的點源汙染也是相當嚴重。觀瀾河流域人口眾多,城市和鄉鎮的生活汙水往往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遠遠超出了河流自身的淨化能力,生態嚴重失衡。
再有,河道底部的淤泥不斷淤積,長期處於汙染狀態,進一步加劇了水質惡化,也給生態治理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生活汙水直排觀瀾河
值得欣慰的是,在過去的10年裡,深圳觀瀾河的治理已經初見成效。在整治之前,觀瀾河上游的生態指標為“不健康狀態”,治理之後變成了“亞健康狀態”,幹流水體黑臭的現象已經基本清除,河流生態系統正在逐漸改善。
觀瀾河的水質雖然正在逐漸好轉,但是又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外來物種入侵。有網友反映,近幾年觀瀾河流域很多河道內的埃及塘鯴氾濫成災,成為了絕對的優勢種,釣上來的很多埃及塘鯴個頭兒都在5斤上下。
埃及塘鯴
事實上,不僅是觀瀾河,華南很多地區也都有野生埃及塘鯴的分佈,比如鑑江、北江、潭江、東江、南渡江,這些江河中都曾發現過野生的埃及塘鯴,而且均能自然繁殖。在富營養化汙染嚴重、水質過過肥的觀瀾河,這種現象就更加嚴重了,當地人一個下午甚至就能釣上20-30條埃及塘鯴。
目前觀瀾河的多條支流依然處於V類水質的標準,汙染問題還沒有全面解決,那麼問題來了,在如此惡劣的水質環境中埃及塘鯴為什麼還能過度繁殖、氾濫成災呢?
這個問題就要從埃及塘鯴驚人的適應性和建群能力說起了。
埃及塘鯴的學名是革鬍子鯰(Clarias gariepinus),原產於非洲的尼羅河流域,1981年作為養殖品種被引入到中國。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埃及塘鯴還是一種熱門的養殖品種,價格比羅非魚還要高一些,深受消費者歡迎。
埃及塘鯴(上)和鯉魚(下)
埃及塘鯴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而且能夠適應低氧環境,適應能力很強。有調查顯示,埃及塘鯴最小在100克時就能開始繁殖,而且個體越大,繁殖能力就越強。成年的埃及塘鯴體長超過1米,目前記錄在案的最大個體體長為1.7米,體重為60公斤,比本地的鬍子鯰和鯰魚都要大。
不僅如此,野生的埃及塘鯴還非常能“生”,懷卵量一般在20~30萬枚/尾左右。以廣州的流溪河為例,當地發現的埃及塘鯴大多是2齡魚,平均體長為50.6公分,平均懷卵量為26.6萬枚/尾,生殖能力相當驚人。
受汙染河流中的埃及塘鯴
對於觀瀾河內的埃及塘鯴,目前雖然沒有相關的野外採集和研究資料,但通過當地居民反映的情況不難推斷,觀瀾河的埃及塘鯴已經成功建群並開始繁殖後代,這無疑會對當地的鬍子鯰、瓦氏黃顙魚以及大口鯰造成嚴重威脅。
埃及塘鯴在水質很差的下水道、汙水池中也能正常生存,但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埃及塘鯴並不適合食用。因此,即便觀瀾河的埃及塘鯴氾濫成災,當地大多數人也不敢食用,而是更傾向於選擇人工養殖的品種。
埃及塘鯴
說到人工養殖,這條外來魚也確實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在2019年,廣東省的鯰魚養殖產量達到了3.4萬噸,廣西則為2.9萬噸,在全國各大省份中均位於前5名。其中,這裡的鯰魚品種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埃及塘鯴(另一部分是本地塘鯴和大口鯰),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埃及塘鯴的受歡迎程度。
革鬍子鯰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養殖的埃及塘鯴,也並不是絕對安全的。在過去,有些養殖戶曾經使用潲水投餵飼養,導致池塘嚴重汙染,水質環境非常惡劣。在新聞媒體曝光之後,埃及塘鯴成了消費者眼中的“垃圾魚”,很多人都不敢購買,更不敢食用,甚至到了“談鯴色變”的程度。
埃及塘鯴
據瞭解,目前依然有很多人在觀瀾河流域野釣埃及塘鯴,而且收穫頗豐。對此,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僅僅是用來娛樂的,那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是用來食用的就不太建議了。畢竟,廣東本身就是水產大省,養殖品種豐富多樣,可供選擇的優質淡水魚有很多,品質無法保證的野生埃及塘鯴並不是最佳選擇。
#三農發文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