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凌南絮|作者

樸素的樹|編輯

《告白》 |圖源

熱搜上看到了一條令人憤怒又唏噓的新聞:

陝西13歲少年楊某,趁著家中無人,將一名6歲男孩誘騙到家中,用鈍器和刀具虐殺。

將屍體藏到家中木箱後,正常上學,和同學嬉笑打鬧,下課後也照常回家過日子。

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裡,鄰居孩子父母焦急尋人的資訊早就遍佈四周,而他竟然什麼破綻都沒有露出來。

這種心理素質,細思極恐。

從3月1日開始,刑責年齡底線降至12週歲,但楊某作案的時間是2月17日。

不少人擔心,他會因為年齡不夠而逃過應有的制裁。

未成年人作惡,早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就在前幾天,又有類似案件發生,黑龍江一名15歲女生和母親爭吵後,將母親殺害:

據稱,她當時還冷靜地擦乾淨現場的血跡,然後將遺體放入編織袋後藏屍冷庫。

也許是為了避免被懷疑,她對外稱媽媽跟陌生人出走了,很坦然。

通常,這些惡性事件裡面,總會有人給兇手洗白說,孩子不懂事,你又不知道他們經歷過什麼。

“他只是個孩子,千萬別放過他。”

因為有“未成年”這個擋箭牌,他們被收養管教幾年後就又能重返社會,誰都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再次為禍人間。

更令人頭疼的是,這些孩子的背後,往往還站著不講道理、只會護著小惡魔的父母。

之前還有一起12歲男孩弒母案件,他的父親甚至還寫了情況書為他求情......

“孩子不懂事”既是一個開脫的藉口,也是一場惡行的開端。

因為不懂事,所以在諸多的解決辦法裡,他們偏偏選擇了最極端的一種。

為什麼青少年們,會把“殺人”當成是解決問題的手段?

這個問題,值得這個時代深思。

當未成年人犯罪時

想起一個類似的案件。

幾年前,大連一個13歲男孩,性侵10歲女孩未遂,於是連砍7刀,將她殺害後拋屍。

而就在女孩家人四處尋找她下落時,他還裝作不知道一樣過去打聽:“找到人了嗎?”

據附近的其他人說,他也曾多次尾隨、騷擾其他的女生。

當查到他家時,他還在班級群辯解,說自己把用過的紙巾扔到那邊,才會查出自己的指紋。

甚至還裝作震驚地反問:“這麼草率嗎?懷疑我這個小孩”。

更令人心寒的是,他的父母還一直維護著他,就連道歉,也拖了一整年。

他也許知道,犯罪是要坐牢的,但他更清楚,“未成年人保護”,“自己不滿14週歲”。

對於犯罪的代價,對於他人生命的重量,他的認識遠遠不夠一個理智的成年人深刻。

半懂不懂的年紀,才最可怕。

崑山龍哥事件裡,龍哥隨身帶著一把刀,威脅看上去比他弱小的路人。

有部分人認為,這種流氓一般也就是嚇唬人,要錢財或者要面子。

畢竟在成年人的思維裡,解決矛盾的方法有非常多,談判、報警、找“外援”,甚至找機會逃跑,遠遠到不了下死手的程度。

但如果遇上的是13-16歲的未成年人挑釁,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打得過。

因為他們仗著自己未成年,真的會動刀子。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為了把“進局子”當成炫耀,他們下手從不分輕重。

最新發布的司法大資料顯示,未成年人的校園暴力中,因滿足個人私慾,進行搶劫、侮辱、性侵等犯罪行為的案件,佔18.08%。

誘發故意殺人罪的原因,有67%是因為瑣事而起。

可能只是一次爭吵碰撞,一次心懷怨恨,就成為了暴力的導火索。

真的存在一種“犯罪人格”,

使他們走向極端嗎?

日本有個案件,曾經在社會上引起轟動:神戶少年殺人案。

作案時,兇手只有14歲,所以人們用“少年A”來代替他的本名稱呼他。

少年A在路上找一個10歲女孩問路,等女孩轉身時,趁機襲擊並殺死了她。

隨後,他又誘拐了11歲的小孩,把他騙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殺害藏屍。

第二天他特地返回現場,做出了正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最後,他把屍體搬到了學校門口,寫下一封挑釁“戰書”,向社會宣告他的所作所為。

他天真地以為,換一種不常用的筆跡,警察就追蹤不到他。

但由於未成年,他被管教幾年後,就重新回到了社會,還出版了一本書敘述當時的事件,消費當時的事件,做戲給別人看。

心理學上認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要分為兩方面:個人的和環境的。

艾森克犯罪理論設想,世上存在著“犯罪人格”。

精神質更高的人,可能會發展出反社會行為,神經質比較高的人,更容易對外界刺激產生強烈反應。

但並沒有研究證明犯罪人格真實存在。

從人格特質上,瑞士精神分析學家發現,天生的少年犯罪者,具有以下3種共同特徵:

以衝動的方式尋求慾望滿足;認為自己滿足比他人的需求更重要;做事不考慮對錯,缺乏罪惡感。

他們也許孤僻,也許熱愛社交,但在行動上道德意識都比較淡漠,且非常容易發怒。

但是,青少年犯罪,真的只是因為人格特質嗎?

沒有“犯罪人格”的青少年,就不會走向歧途了嗎?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兒童犯罪,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

每個人都會和環境相互作用,成長時期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

許多在惡劣環境下長大的青少年,在面臨風險時,也沒有違法犯罪;

那些曾經違法犯罪的青少年,長大後也沒有成為成年罪犯。

人格或者經歷上的危險因素,只能作為預防干預的一個參照,並不能決定他們的命運。

行為學家班杜拉認為,犯罪行為是後天觀察、習得的結果。

也就是,有效教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防線。

幾年前,在上海迪士尼,有一個8歲男孩伸手摸了女生的屁股。

當女生回頭理論時,男孩的媽媽卻破口大罵:“你長這麼醜,摸一下怎麼了?”

接著,她帶著自己的親戚朋友圍毆這個女孩,惡狠狠地罵退了想上來幫忙的路人。

但對這個男孩來說,這意味著“摸女生屁股”不是事兒,再怎麼闖禍,媽媽都會保護自己。

當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視而不見,甚至進行鼓勵,孩子就很難養成正常的是非觀。

而不正確的管教,比如暴力、辱罵等,雖然一時抑制住了不良行為,卻同樣會在兒童心中留下“暴力能解決一切”的錯誤印象。

這些無效的教育,最終都會影響青少年的人生選擇。

孩子可以不懂事,

但不能沒有是非觀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和斯科特認為,對犯下罪行的青少年應該從輕處罰。

因為他們的決策能力並不成熟,也可能是處在脅迫性、同伴壓力環境下,性格也沒有完全定型。

“孩子還小,不懂事”,本身是對青少年不良行為的一種客觀看法,但卻逐漸成為家長縱容他們的藉口。

不懂事可以,正確的是非觀不能缺。

要敬畏生命,要尊重他人,要認識到世界並不會繞著他轉,要知道做錯事情會得到懲罰。

而對於這樣的惡性事件,除了感到震驚和唏噓外,我們也可以多保持關注。

在今年,大眾呼聲很高的“降低刑責年齡”終於施行。

也有人提出,可以使用“惡意補足年齡”。

國外對於不到刑責年齡的青少年,如果能有足夠證據證明他在實行犯罪行為時有主觀惡意,那麼他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雖然這不代表青少年犯罪就會完全消失,但至少能震懾那部分自認為未成年就作威作福的人,也能讓小部分忽視教育的父母,重視對孩子的管教。

希望每一個小的改變,最終都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

[1] Blackburn R 著,吳宗憲,劉邦惠譯. 犯罪行為心理學:理論、研究和實踐

[2] Weaver G M, Wootton R R. The use of the MMPI special scales in the assessment of delinquenct of delinquent personality. Adolescence, 1992, 27: 107

[3] Regoli R M, Hewitt J D. Delinquency in society. Boston: McGram-Hill, 2003. 12~13

[4] McCord, Joan. Juvenile Crime, Juvenile Justice. Natl Academy, 2001.

- The End -

5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一場別開生面的禁毒宣傳稷山禁毒社工用實際行動避免舌尖上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