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今天坐地鐵遇到一件讓我十分不解的事情,正直上班的高峰期,車廂裡面人比較多,沒有空座位。停靠站上來一個一家三口,看上去應該是祖孫三代人,孩子大約是七八歲的樣子。一個年輕人給這位老者讓了一個座位,老人連聲感謝,這時候孩子看到空座位後毫不猶豫一屁股就坐下了,坐的心安理得,估計年輕人也是想著給老人讓個座位,或者是讓老人抱著孩子一起坐下,沒想到的是孩子竟然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打算給爺爺讓座的意思。反觀老人和孩子的爸爸也都很自然的站到了孩子的身邊,自然到不能再自然。

在我看來,這件事情比較完美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這樣:孩子應該讓爺爺坐下,爺爺會順手把孩子抱著一起坐下,這樣既能尊老又能愛幼兩全其美何樂不為?讓孩子學習尊重老人,同時也能夠體現老人對下一代的關愛。但是事情並沒有按照我所想的方向發展,孩子一個人怡然自得的坐著座位,一邊頭不抬眼不睜的盯著從爸爸那裡要來的手機玩著遊戲。爺爺和爸爸則站立兩旁,滿臉笑意的看著孩子。

看到這一幕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是該感嘆孩子的自私還是該還是該感嘆家長的無私!姑且說爺爺是疼愛孫子,那麼作為不老不小正值壯年的爸爸呢?是不是應該教育下你的孩子,讓孩子學會尊重“你的爸爸”,尊重下老人?孩子小不懂事,你這麼大一個人這點道理還不懂嗎?養不教父之過,如此家長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下一代?孩子在三觀沒有形成之前很多事情都是一種“慣性輸出模式”,也就是說家長第一次教孩子怎麼做,孩子會照著做,第二次、第三次之後還是會在家長的要求下照做,在他的概念中沒有是非對錯,只是知道這件事情爸爸媽媽告訴我應該這麼做。時間久了以後孩子就會養成一種習慣,認為“這樣的事情就必須這麼處理”,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慣性思維認為就得這麼做,哪怕這件事情在普遍人眼中認為是錯誤的。就像這個孩子,之前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爸爸和爺爺就是讓孩子自己坐,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這個座位就必須得是我坐。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一個很久之前看的一篇文章,文章內容大致是這樣:一個男孩子和媽媽相依為命,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偶爾做條魚改善下伙食,媽媽也總是把魚肉最多、最好吃的魚身子給兒子吃,媽媽只是吃魚頭和魚尾巴。開始時候男孩問媽媽為什麼媽媽只吃魚頭和尾巴?媽媽告訴男孩“我喜歡吃魚頭和魚尾巴”一如既往都是如此。慢慢男孩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了,一次男孩妻子做魚,男孩還是把魚肉最多的魚身子自己享用,把魚頭和魚尾留給媽媽。男孩的妻子很是不解問男孩,男孩告訴妻子“媽媽喜歡吃魚頭”,聽到這裡已經滿臉皺紋的媽媽留下了兩行清淚。

這是一個故事,但是我想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父母。就像我在地鐵裡面親眼看到的這一幕。這就像很多人都在討論的問題一樣“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我個人更傾向於“人性本善”。每個人在出生的那一刻沒有分辨善惡的能力,身邊的人怎麼說那麼時間久了定向的思維也就固化了。所以人生道路上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一張白紙,能畫出什麼水平的畫作全憑作者。同樣的紙張,張大千就會做出千古名作,換做一個俗人,只能是叫做胡亂塗鴉。

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老師就要肩負起師者的責任。在這裡我想告訴這位孩子的父母,孩子是好孩子,只是做父母的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自己的家人,尊老愛幼,然後才能夠尊重別人。“一家不愛豈能愛天下?希望天下每一個做父母的的都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尊老愛幼,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140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交警再次提醒:持有以下幾類駕照的車主,都需牢記一年一年檢!